从2012年至今,随着十八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的尝试,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化发展阶段。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要“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教育界、学术界对核心素养开展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调整课程方案,修正课程标准,优化中小学各学科教材,完善教学改革举措,成为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重心工作,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写进入“核心素养”时代。
二、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路向分析
从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清晰地领略到了教科书日益蓬勃的发展生机。教科书以更宽阔的视野认识和实践“育人为本”算命学知识体系,它既是教科书编者对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刻诠释,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逐步拓展的过程。
1. 编写理念从“学科知识”到“核心素养”
历史地看,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编译、改编、借鉴苏联教科书到独立编写、统一供应全国教科书;从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的“多样化”探索,编写中国特色教科书;再到21世纪教科书的“多样化”发展,创建面向世界的教科书,几经轮换,始终呈现出与国家课程发展相适切的“面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怎样培养学生展开工作。总体而言,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单向度灌输,与个体经验和生活相关的教科书内容被淹没于学科知识之中,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20世纪90年代,伴随素质教育的呼声,课程改革中的个性化因素开始萌芽,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知识提升素质,教科书开始转向人的素质培养;21世纪以来,活动、经验、生活、探究等个体个性化发展的因素开始进入课程改革视野,课程改革重视“关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挑战”。教科书超越了原来狭隘的“知识中心”编写观,不再过分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编写目标强调跳出“双基”,重视“三维”,关注“核心素养”;内容设计上强调打破学科知识的封闭状态,“不局限于向学生提供知识,还提出某些线索或指示,更多地激励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组织”,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通过知识的核心价值转变为解决问题和学会生存的技能”。教科书编写从强调学科本身逐渐转向强调人的终身发展,重视学科、社会生活及人的融合,关注人的核心素养培育。
2. 内容选择从“基础性”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内容在逐步加强“双基”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体现出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仿效苏联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定位于落实“双基”目标,学科知识成为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在落实“双基”的同时,加强了与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学科知识、生活经验等成为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21世纪的课程内容定位于落实“三维目标”,知识、活动、经验的整合成为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各学科教科书内容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不断增强,力求精选贴近当代学生生活、社会现实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教科书内容既体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既重视积极选择与学习者生活经验有关的内容,又重视选择与学生学习任务相关的、突出思考与探究等能力的内容。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内容就涵盖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四个领域,并以专题形式从生活实践出发呈现该模块的基本内容,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丰富联系,使知识主动走向学生生活。
3. 编排结构从“封闭”到“开放”
教科书编排是决定教科书质量的关键,是将教科书各内容要素根据知识逻辑、学生心理发展逻辑和教学逻辑进行科学组织,使各组成部分结构合理化的过程。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不同,教科书编排结构也会不同。我国早期的教科书由于受苏联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更倾向于课程是知识或学科的理解,编排结构强调以知识为主线,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结构的严密性,轻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向学生呈现更多的是静态的、平面的、结论性的知识,不可避免地造成教科书内容概念密度大、难点多,使得教科书有很大的封闭性,不利于学习思维方式的发展。21世纪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为教科书编写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教科书超越了“知识本位”的编写设计,既考虑学科特点,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既重视教科书中知识的系统结构,全面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又重视教科书的应用结构,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更多地强调“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或是做学问的方法”。如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试验教科书“让我们走进地理”这一内容的编排中,教科书将生活中的服饰这一常见现象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通过展示两者的联系,让学生思考、探究,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习俗形成要受到特定地区地理环境影响,从而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无处不在。再如2017年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采用了“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来编排,既清晰地呈现历史发展线索,又关注典型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正文后还设置了“课后活动”和“知识拓展”,每一单元还设有活动实践课,将课后知识巩固、知识拓展和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4. 编写组织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
教科书由谁来编?编写团队的组织及其作用发挥至关重要。如果教科书编写团队在课程思想、编写理念、人员组织等方面不能严格把关,教科书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其结果势必影响课程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从1951年人教社成立到1985年教材审定制形成之前,我国中小学各科教科书基本上是由人教社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一纲一本”、“编审合一”的人教版教科书统编、统审及出版发行。尽管1958年至1977年间出现过课程设置和教科书编写权下放的事实,但那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人教社的教材编辑们先后编写、出版发行了七套全国中小学通用教科书,为我国高质量的教科书编写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新中国教育史上矗立了一座为国家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才的不朽丰碑。教材多样化后,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结束了人教社单一主体投入的局面,形成了社会多机构竞相参与的新局面。不同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出版单位都可以以项目申报的形式参与到教科书编写中来,教科书编写的群体不断扩大,参与的主体更加多元,为其编写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同主体的编写理念与编写思路各不相同,他们在编写过程中密切配合,各尽其优,各展所长,相得益彰,更多地考虑各地学生实际需求,提高了教科书的适切性与实用性,推动了教科书编写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发展趋势
展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迈进“素养本位”时代,教科书编写必须聆听时代声音,积极主动地回应时代呼唤,进一步探索“素养本位”的教科书。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核心素养为依归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本质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我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本质要求的深刻诠释,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核心素养只有在学科中才能得到落实,学科对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主要通过课程教材与教学来实现,教科书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材料,又是课程标准连接教师和教学的桥梁。教科书的质量关联着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直接影响课程标准的达成程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落地,必须编写以“核心素养”为依归的教科书,因为只有这样的教科书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恒久的价值。否则,不论课程标准如何充溢着核心素养,都难以保证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教科书的育人使命与担当也难以更好达成。从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写发展的历史和时代趋势来看,以核心素养为依归的教科书编写契合了新时代教育的历史转向,是谋求教科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第一,它是对学科本位教科书的继承与发展。既继承了学科本位教科书的总体发展趋向,逻辑清晰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把研究的视野转向在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中以学习者为核心来设计学习内容。第二,它是对“三维目标”的继承与发展。既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也彰显了“三维目标”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第三,它是促使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材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在世界全球化背景下,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既要重视“国际化的参照”,吸收他国成功经验,又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促进本国教育发展。“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与能力是个体享有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性需求。”因而,编写以核心素养为依归的教科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 探索学科融合之路,统整设计教科书内容
学科融合是深化课程改革,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以人为本新型课程发展的必然选择。核心素养正是“融合了各学科赋予人素质发展的综合要求,体现了不同学科教育的共同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统合性”。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个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目标,促进个人发展和有效参与社会活动,需要培养的重点是人在应对繁杂多变与不确定性的未来社会的审辩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信息素养、社会责任等综合能力。对于教科书的编写而言,这种综合能力则体现为学科融合的视野,因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养不是仅靠某一个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科书编写的学科融合不是取消学科边界,而是在尊重学科知识价值的基础上,“提高对学科知识跨学科发展价值的认识,并围绕特定的教育情境积极整合优化相关学科知识,搭建真实的问题解决的知识链和思维场,提升知识理解与应用的智慧水平与创新空间算命学知识体系,触发深度的认知体验,形成与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的可扩展性知识生态网络”。由此,教科书内容应放弃对知识权威性和边界确定性的坚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进行设计,一方面要加强学科内部的知识逻辑统整,形成学科特定组织形式与结构的内容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又要跨越单学科思维,整合多学科力量,以能力或素养发展为线索来统整知识内容。例如,在教科书中合理设置一些跨学科、跨领域的富有探索性或感染力的主题或问题,形成多学科知识、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热点问题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联结和学习活动方式,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以集体、小组或个人形式开展思考、体验、探究,从态度、情感、思维上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既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对知识的整体印象,保证学习的深刻性和综合性,又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 建立科学合理的编排体系,重视教科书的教学性
“教学性是教科书的根本属性。”一本助力学生成长的教科书,一定是易教利学的好文本。而科学合理的教科书编排体系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帮助学生形成理解知识的过程性结构和方法性结构,塑造他们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核心素养。就教科书的编排体系而言,教科书内容如果按照学科逻辑来组织,承载的知识可以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结构,但概念化、抽象化的知识难以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科书内容如果按照学生心理发展逻辑来组织,虽然考虑到了学习者的接受能力,但打破了学科的结构体系,学生学到的可能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知识块。如果学生不能将知识“串联”起来、集成知识模块,或者不能建构知识群,形成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思维,那么知识就是死的知识,不能成为学生思考的载体,学生也无法从知识的学习中获得素养生长的根基和力量。只有教科书的知识设计与学生认知心理结构有层次地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互相协调地进行组织与编排,教科书才有可能成为助力学生发展的好文本。而教科书的“可教学性不仅统摄着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心理发展,还起着调和并化解二者之间的基本矛盾的功能”。要能较好地兼顾教科书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统一,教科书体例突出主题式单元设计,是较为可取的一种编排方式。因为主题式单元设计是围绕真实的主题或任务模块展开,既涵盖了学生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又整合了多种课程资源,是多学科知识交叉和融合的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教科书的编排既要考虑教师怎样去“教”,利于教师操作,还要为学生的“学”着想,利于学生接受;内容的组织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关注有价值的科学知识,也要关注知识内容的时代性,摒弃陈旧的、落后的知识”,以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发展性,又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内容呈现强调以模块或主题单元形式,重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文字叙述应具有可读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插图、版面设计应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教科书还要积极依托信息技术系统支持,探索立体化教科书及其相关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编写,并以网络、手持终端等形式呈现给读者,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4. 推进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强教科书编写研究
“教科书编审者首先应当是改革家,而不是经验主义者。”稳定、专业的编写团队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是教科书质量的保障。在统编教科书时期,人教社有专门的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团队实力较强,编辑队伍经验丰富,编写人员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建立了规范的教材编写与出版制度,较好地保证了教科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随着教材多样化的发展,教科书编写队伍在日益壮大,为推进教科书多样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教科书编写竞争机制的引入,难免会导致教科书编写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怪现象,如随意剪贴、拼凑、删减教科书以及权威教育管理或研究部门的“品牌效应”等,影响了教科书质量的提升。要编出高质量的教科书,首先,要加强编写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对申请编写主体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鼓励他们拓宽视野,广聚贤才,组织强大、优秀、高效的专业编写团队进行协作编写,真正打造具有时代与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如由“专职教科书编者、知名教科书研究专家、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研员、一线教师”结合的教科书编写团队,既能较好地保证教科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又能照顾到教科书的教学适切性。其次,要加强教科书编写的理论研究,通过专家对话、网络学习等形式组织教科书编者与教科书研究专家就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体例结构、编排方式、活动设计等开展研讨交流,确保教科书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以及教科书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三,要加强教科书编写的实证研究。一部优秀的教科书可以说是广大教师在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实验等方面教法和学法取得丰硕成果的实质性转化。因此,在教科书开发前,编者要重视对教科书社会需求与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及时获取来自专家、教师、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以形成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教科书层次和特色。教科书编写完成后,还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先在少数学校试用,通过教学实践找到新的教科书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修改、改进,然后再推广。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