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字本义就是路。后来先哲们把这个“道”,引申为“形而上”的概念,就出现了道德、道理之说。道德是伦理的表现,可以简称是求“善”;道理以知识形态出现,可以简称是求“真”;道境即道的境界,是人的一种整体的领悟,可以简称是求“美”,即求真善美合一,是处在道的最高层次。
道的外学界定:道是标志宇宙本原(或本体)及其过程、规律的哲学范畴。道的内学界定: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其中,天道是指万物存在的本源、发展运用的法则,是世界变化最深沉的体现。人道是指社会、文化、政治、道德、理想等体现在社会建设等各方面的价值意义。
张岱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然(本源状态)——无极,道是万物的规律——理极,道是领悟的境界——至极,这更符合中国文化道的本意。并认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裁成辅相)原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
一般认为道可分为:宇宙本源之道(总道、总规律,其他道都在其之下,我认为这个玄之又玄之道应是万有引力)、自然规律之道(阴阳互动产生了生、灭,是易家、道家之道)、社会法则之道(我认为对立统一为其最高之道,儒家等社会之道都在其之下自然生成)、境界之道(刘教授定义,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其最高道境是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状态。或者说,境界之“道”是在实践过程中超越已有技艺或知识以后而获得的物我合一境界,其实质是“转识成智”)。
刘仲林教授对道作了全面概括,他认为,道是宇宙人生的真谛,是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知本达至或穷理尽性,是主客一体之道。其道本体是德性形而上。(西方道是可说的规律之道,是主客二分之道,其道本体是知性形而上。)
《周易》之“道”:《周易》在中华文化史上一直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太极是中国哲学中用来表述宇宙本源及无限性的一个概念。就是至于极限,无有匹配,既包括了至极之理,又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易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两仪”为太极的阴、阳二仪。其意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对立而相依的阴阳两个方面,而他们之间的既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既是事物存在的一般规律,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纲领的由来,也是一切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思是具有平等关系的阴阳互动状态称为易家之道,继承的人是善的体现,成就的人是本性的展现。其中一阴一阳之谓道,涉及世界变化、演化,是易家的核心观念。《易传》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意思是丰富多彩是大业的表现,日新月异是盛德的体现,生生不息是易的本质。天地之大德曰生。其生生日新的观念同天行健、地势坤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道家之“道”:道家之道主要指宇宙本源、自然规律,讲天道自然,主要是从宇宙论或本体论角度讲道,是外道。道的本性就是自然,即道法自然。老子侧重本体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返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有相生,难易相成;以柔克刚,反朴归真,天人合一等是其道的核心内容。庄子侧重境界道。庄子认为得道者可以得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即得道成仙的逍遥境界。道家是自由旷达、随遇而安、崇尚自然、求生保志的人生观。老庄以心斋与坐忘为修行方式,以更自由的方式处理事情,在道的高度上把握人生。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是老子的理想王国。道法自然构建了道家思想核心,指明修行方向。心斋、坐忘是老庄最主要的修行方法。
道教尊道贵德。也以道为最高信仰,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认为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体现,人们信道、修道,必须以“德”为根。道家和儒家在道用上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处世观上有着迥然不同。
儒家之“道”:《汉书》:儒家者流,盖出司徒,游文六经,留意仁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道最为高。儒家之道既指仁道、诚道、中道,又指君子之道、圣人之道等。既指天道,又指人道,但主要是从人道角度讲道德之形上学。包括五常、五伦、五德、大同、至诚、至善、忠恕、中庸、中和、天人合一等内涵,为内道。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儒家所倡导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五德(温良恭俭让)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大同是儒家所提出最高范畴的社会理想,是孔子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想,表达了对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向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乃《大学》的最高之道。其三纲通过八目修行而达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思诚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大学》和《孟子》都认为“诚”是天道的体现,努力达到诚是人道的体现,天生就显诚的人不用努力而自然符合诚,自然而然达到诚(道)。
天命之谓性(天呼唤人的本性,既包括仁,也包括生生日新之创),率性之谓道(遵循本性做就是道,强调知本),修道之谓教(修已化人,带着其他人修行就是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中成为儒家的最高道德规范,即道,庸代表道的应用。中庸要求人们立身、处事均取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和是一致的,充满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二者互为补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世界万物稳定发展的原因、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切实地实行)。《中庸》之道在知行合一中,不在知识本身,他给了我们修行的方向。大学之道强调达至,率性之道强调知本,即知天地之本性,达人生之至境(知本达至)。《大学》、《中庸》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开篇就直言道,把道放在最高地位,以道统领儒家整个思想体系。通过《大学》、《中庸》突显出孔子志于道的追求,使儒家显示出与道家、释家并驾齐驱的形上高度。
刘禹锡说,以不息为体道体无极含统理三才易经,以日新为用。道体指内藏深层的东西,只可意会,是形而上,道用指器、末,外部表现的东西,是形而下。形而下者为之器,形而上者为之道。宋代朱熹将道表述为“天理”,“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朱熹由此把道提升到本体论的范畴来阐述,从而使道成为儒家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总之,儒家讲内修外治,积极入世。儒家大学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大学的目的是悟道,讲道体。小学二书(《弟子规》、《三字经》),重点讲道用。从小学开始修行,向大学目标前进。儒家最精髓是修已安人,独善与兼济,做到内圣外王。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下学上达。孟子悟道:道在尔,而求之远,道在易,而求之难。就是恢复你曾经的本性。本性恢复,良知良能就恢复了,就呈现天然的本性。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悟道就是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孟子的反身而求,给我们非常简单的悟道捷径。
佛教之“道”:佛家小乘佛教(道)讲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大乘佛教讲普渡众生。佛家根本精神是空、苦(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苦,这是自然规律;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这是人与人关系造成的),即世界一切是空,人生苦海无边。最高的无苦境界之道是灭、是真谛、是涅槃(道)。佛是觉的意思,觉悟了的人就称做佛。学佛就是学觉道体无极含统理三才易经,学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过程。求佛家之道:由俗谛(有善恶,二元对立)追求到真谛(无善无恶最高的境界,无二元对立)。
禅宗的哲学主题就是自度于苦海。禅宗认为万物皆空,学佛就是悟道,悟道就是怀空,此乃真谛。禅宗提出了“即心即佛”的佛性观、顿悟见性的修行方法、不离世间自性自度的解脱论,以即心即佛为哲学基础,“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往为本”( 即“平常心是道”的原理)为人生态度,见性成佛为人生目的。贯通整个佛学修行的是一个“灭”字,灭掉我们心中的各种妄念,获得心灵的解脱,明心见性,就是佛家的修道。
总之,道的阐述基本体现于宇宙本体和事物运行规律这两重意义上。归元无二道,方便有多门。儒奉《易经》为五经之首,老子《道德经》引用《易经》88处。易家提出的“天行健、地势坤、天地交”思想最好地解决了天人合一的关系。“天人合一”为各家修行的终极目标。无论儒、道、墨、佛,还是法、兵、农、医等各家,都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人是以天人合一为至真之价值目标,以知行合一为至善之理想境界,以情景合一为至美之审美境界。真、善、美的统一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价值理想,代表着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修化,是中国人的终极关怀之所在。
悟道是一种美的感受,是高峰体验。悟中华之道,既要实践亲证,做到大小道并修,龙虫并雕。又要人们做到中西结合、文理结合、古今结合、凡圣结合。通过尊道、顺道、弘道,与道融通,达到转识成智、物我两忘、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