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本《说卦传》存在的问题
《周易》的卦爻辞是根据卦象和爻象演绎得出的,故《周易·系辞传》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是故《易》者,象也”,这就是“观象系辞”。要理解卦爻辞的本义,必须以《说卦传》的卦象为基础。
然而正如朱熹对《说卦》的评价:“此章广八卦之象,其间多不可晓者,求之于经,亦不尽合也。”《周易》经文与《说卦传》之间的八卦之象有“不尽合”处。
窃以为“不尽合”的原因是传本《说卦传》体系不全的缘故,表现如下:
(一)《周易》经文与《说卦传》之间的八卦之象有“不尽合”处;
(二)《左传》《国语》的《周易》筮例中,引用的卦象与传本《说卦传》略同,也存在“不尽合”处;
(三)《论衡·正说》:“至孝宣皇帝之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逸《易》、《礼》、《尚书》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礼》、《尚书》各益一篇。”
《隋书·经籍志》:“及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朱震认为:“秦汉之际,《易》亡《说卦》,孝宣帝时(公元前73年),河内女子发老屋,得《说卦》,至后汉荀爽集解,又得逸象三十有一。”孟喜生于汉昭、宣帝之时,东汉时,虞光世传《孟氏易》,五传至三国虞翻,虞翻解易使用了大量的逸象,或曰《孟氏逸象》(有三四百种),十倍于荀爽九家逸象。从荀爽逸象到虞翻逸象,说明了周易经师们对传本《说卦传》卦象体系的不满足。
(四)据《晋书·束皙传》,“初,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葬于公元前299年),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可见,最晚在魏襄王所处的战国中期《易》已被称为经。)
《晋书·束皙传》所云“《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愚以为是《归藏》,因为传本《归藏》的卦序与《周易》卦序十分接近,唯独卦辞不同,而称“阴阳”是《归藏》先坤后乾的习惯。
李学勤先生指出,《卦下易经》依今人习惯当断读为《易经·卦下》。有《卦下》,则当有《卦上》,《卦上》、《卦下》相补充配合,就是一篇完整的《说卦》文章。
愚以为,《说卦传》原名为《卦》,按《隋书·经籍志》“《说卦》三篇”之说当分为《卦上》《卦中》和《卦下》,那么《卦下易经》应该对应传本《说卦》的第三部分。《晋书·束皙传》说“《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传本《说卦传》是孝宣帝时(公元前73年)河内女子发老屋所得,两者相距二百多年,内容有所差异。因为春秋时期《三易》并存于世,孔子及其弟子也会把《连山》、《归藏》的卦象编辑于《说卦传》里去,如帛书《易传》便保留了神农后天八卦和《连山》六十四卦卦序,这在客观上保留了上古的文献,但是也导致了朱熹所说的“求之于经,亦不尽合”的现象。
二、传本《说卦传》卦象与《周易》古经的矛盾
从《说卦传》本身蕴藏的信息可以发现,古《易》确实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因为《说卦传》存在着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卦象互借的现象(这是首次发现,笔者名之为“借象”)。
传本《说卦传》卦象与《周易》古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借象”上。所谓“借象”有两种,一种是坎离借乾坤,一种是先天借后天:
(一)坎离借乾坤:坎得乾中爻,离得坤中爻
乾为马,为首,为寒,为冰,为大赤。坎得乾中爻,故坎为美脊马,为下首,为寒,为冰,为赤。《周易》古经实以坎为寒为冰。乾为金,《周易》古经多以坎为金(蒙卦六三“见金夫”,体坎;噬嗑卦九四“得金矢”,互坎;困卦九四“困于金车”,互大坎)。
“乾为天、为君、为父、为大赤、为辟、为卿、为马、为禾、为血卦。”此段文字与《说卦传》稍异,马国翰说此文见于朱震的《易丛说》和罗苹的《路史注》。严可均认为:“此盖《说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
案,传本《说卦传》“坎为血卦”,得乾中爻也。
我们认为,《周易》古经实以坎为血卦。
坤为牛,离得坤中爻,故离为牛,《周易》古经实以离为牛(《周易》九处言“牛”,有八处皆取象离卦)。
坤为文,《周易》彖传以离为文明,贲卦下离上互大离,《彖传》言天文、人文,贲,文饰也。故《周易》主要以离为文也。
因此,坤卦离卦可以互借象,皆可表示文。
(二)先天借后天
(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按后天八卦为《三易》共有,故不应称之为“文王八卦”)
1.南方后天为离,离为日,先天为乾,先天借后天。乾为大明(见于乾卦、离卦《彖传》),大明即日(太阳)。《易本命》乾为日。离为戈兵,故乾为战。乾为天,离为日,天、日可通用,如五天即五日。
《左传·闵公二年》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周易 复卦 彖传,敬如君所。”后天卦离在南,先天卦位乾亦在南,是离与乾互借,乾为父,故曰“同复于父”。
2.西南后天为坤,坤为顺,先天为巽,先天借后天,故巽为顺。巽即逊,逊必顺也。孔颖达曰:“巽之为义,以卑顺为体,以容入为用,故受巽名矣”。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描述的可能是颛顼“绝地天通”以后先天八卦历法向后天八卦历法转变的重大科学体系改革事件。伊世同《星象考原——中国星象的原始和演变》说:“岁差现象古人在未发现之前也是有所感觉的,这大概也是神话传说中所谓“天倾西北”的真正原因之—。”冯时《〈周易〉乾坤卦爻辞研究》说:“天倾西北的神话是以真实的天象作为立说基础的。根据岁差的计算表明,公元前三千年前,真天极的位置恰好位于紫微垣宫门的左枢(天龙座ι)和右枢(天龙座α)两星之间,这意味着当时的赤道圈确实向着西北倾斜。古人对于天体现象的这一古老认识显然对乾象天文而主西北的易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乾卦从先天八卦的南方(上方)倾移到西北,坤卦随之从位于先天位的北方(下方)陷落到东南。而后来的后天八卦坤却在西南,西南的先天卦是巽卦,故巽卦与坤卦互借。
坤与巽的互换从古音可以得到印证:坤与巽古音相近假借(坤巛,文部溪纽,巽:文部心纽)。
坤与巽的互换从十二辰的六合关系也可以得到印证:坤从申,巽从巳,巳申六合。
坤为顺,巽为逊。坤卦初六《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也。”《文言·坤》:“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帛书《衷》篇曰:“《易》曰:履霜,坚冰至。子曰:孙(逊)从之胃(谓)也。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君子见始弗逆,顺而保穀。”驯、顺、逊,其义相近,故坤与巽可互借。
古人以为东南方大地因陷落产生了风口,于是称东南为地户,故乾为天门,巽为地户。
《素问·五运行大论》引《太始天元册》云:“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门地户也。”天门在戍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巳之间,角轸之分。奎壁临乾,当戊土之位;角轸临巽,当己土之位。
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引《河图括地象》曰:“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天门无上,地户无下”。
《乾坤凿度》卷上曰:“乾为天门,……坤为人门……故曰顺承者也。巽为风门,亦为地户。……上阳下阴,顺体入也。……《万形经》曰:二阳一阴,无形道也。风之发泄,由地出处,故曰地户。”坤为顺承,巽为顺体,坤与巽二者皆有顺德,故可互借。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曰:“西北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
《太始天元册》、《万形经》皆上古之书,其“巽为地户”说可印证坤与巽的互换。
3.西方后天为兑,兑为泽,先天为坎,先天借后天,故坎泽相混,二者皆是水。坎为豕,《易本命》以兑为豕,豕处污湿故也。
坎为月,《周易》小畜、归妹、中孚之“月几望”,《归藏》归妹“嫦娥奔月”,皆以兑为月,是后天兑借先天坎象。
《周易》履卦九二“幽人贞吉”,归妹九二“利幽人之贞”,皆取兑为幽象,困卦初六“入于幽谷”,取坎为隐,是兑坎可互借也。
4.西北后天为乾,乾为木果,先天为艮,先天借后天,故艮为果蓏。乾为天门,艮为门阙。水书《连山易》八卦“乾为兼山”,兼山,艮也,乾与兼音近假借。
乾为北斗。乾与斡通,斡,旋也,斡旋。《天问》‘斡维焉系’。王逸《楚辞章句》:“斡,转也;维,纲也。言天昼夜转旋,宁有维纲系缀其际?”“斡”指天体的运转,“维”则指决定、制约着天体运转的枢纽。丁晏《楚辞天问笺》、闻一多《天问疏证》释“斡”为“蠡柄”、“杓柄(斗柄)”,均指北斗七星柄部的三颗星。
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正月寅,二月卯,谓之建,其说谓斗杓所建”。即言北斗星斗柄所指曰建。“正月寅,二月卯”,就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由此类推,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这样“乾”,表运行的北斗星,“建”表北斗星的运行。《说卦传》:“乾,健也。”帛书《易》乾写作键。建,健,键三者通用。
所以乾为北斗。乾为西北,先天艮寄宿于西北,故《易本命》、《子夏易传》有“艮为斗”象,此后天借先天也。
5.帛书《衷》曰“用六赣(坎)也”,先天坤对应后天坎故。坎为水、为冰,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坎为月,故坤借为月,《易本命》“坤为月”。坤为众,后天借先天,故《左传·宣十二年》《国语·晋语》筮例有“坎为众”。坤为大舆,坎“其于舆也,为多眚”,亦后天借先天。
6.东北后天为艮,艮为止,止即足,先天为震,先天借后天,故震为足。艮为径路,故震为大途。《周易》多以艮为手为指,然坤六四“括囊”,变卦上震,此以上震为手为括,下坤为布为囊,上下卦象重之即为“括囊”,此先天借后天也。
7.东方后天为震,震为辰,辰为大火,先天为离,先天借后天,故离为火(相互借用)。《尸子》云:“燧人上观辰心,下察五木,以为火也。”《尚书大传》云:“遂人以火纪。”《路史》云:“昔者遂人氏作,观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钻燧别五木以改火,岂惟惠民哉,以顺天也。”《左传·昭公十七年》“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极亦为大辰”。殷商民族以东方苍龙(震为龙)心宿大火为辰,甲骨文和金文的“火”字也是大火星的符号(甚至可以追溯到6500年前的濮阳西水坡M45号墓白虎蚌塑下的大火星)。
震为雷,雷字金文有申字,申与电古文通,离为电。李过《西溪易说》引《归藏·初经》(实为《连山·初经》)“震为釐”,釐与离同音假借,此后天震借先天离。
《左传·僖公五年》“《震》之《离》,亦《离》之《震》,为雷为火。”是震离互借。
8.东南后天为巽,先天为兑,兑为巫,巽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后天借先天,以巽为巫也。巽,帛书《易》作筭(suàn 算),筮卦筹策也,故巽为巫(筮,从巫)。巽与兑极少互借。
三、论《周易》的“逸象”
所谓“逸象”,就是指没有列入《说卦传》的而在《周易》古经原本就存在的卦象。满足“逸象”的条件是:1.必须符合《说卦传》的核心精神,即八经卦的阴阳爻象规律和八卦的基本属性;2.必须在《周易》经传中出现两例以上,包括《左传》《国语》中的《周易》筮例的互证;3.《周易》成书时代文字训诂也可以旁证“逸象”。
从《易本命》与《周易》的卦象对比看,《三易》的说卦系统自《连山》到《周易》发生的变化不小。《连山》、《易本命》的卦象主要以声训为主,《周易》的卦象则更注重阴阳属性,兼用声训和形训。
“逸象”有三种,一种是声训,一种是形训,一种是引申。
(一)声训取象
上古时期,文字由巫师掌握,语言的使用范围远远大于文字,故同声同义,因声取义,这也是通假字音近假借的缘由。
《连山》、《易本命》丙天干排序为三,三与山音近假借,艮为山,故艮纳丙。兑为四,四为四时。孔颖达曰:“坎主水渎,豕处污湿,故为豕。”兑为泽水,故亦为豕。时、豕音近假借。坎为五,五为五音。坎为耳为音,音、猿音近假借。离为六,六为六律。离为麗为鹿,离、六、律、鹿音近假借。震为七,七为七星。震,阳在初,自下向上而动,故《杂卦传》“震,起也”,起、七音近假借。巽为八,八为八风。巽为风,風从虫,风、虫音近假借。
1.《周易》以“坎为三”
据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其《双剑誃易经新证》一书中考证:“坎”与“三”古音并隶侵部,所以“坎”与“三”相通。
《周易》卦爻辞中使用最多的数字是“三”,共出现21例,其中有19例以“坎为三”释读,只有2例以“乾三连”释读。(详见:《周易密钥》“《周易》中的数字“三”与坎象”。)
2.《周易》以“坤为十”
于省吾释“坤为十”,坤十乃是音训,甲骨文“十”作“丨”,丨(gǔn),《说文》“上下通也”,《集韵》“古本切,读若衮。象数之纵也。”丨与昆,上古音都是文部见母;坤,上古音文部溪母,二者音近义通,故“坤为十”。
《周易》卦爻辞之“十”皆是坤象,如:
地雷复卦上六“至于十年不克征。”上体坤卦。
水雷屯卦六二“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二至四互体坤卦。
山雷颐卦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二至四互体坤卦。
山泽损卦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三至五互体坤卦。
风雷益卦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周易 复卦 彖传,弗克违,永贞吉。”二至四互体坤卦。
(二)形训取象
卦符与文字关系密切,如坤卦、坎卦、离卦的古文皆是本卦卦符,而坤字从申(西南)、震字从辰(东)、巽字从巳(东南)则表明了后天八卦的性质。
1.《周易》以“震为丘”
从《周易》丘、虗、陵的取象看,八例中都有震卦,其中五例震艮皆有,三例无艮卦;再从丘字的古义,丘字古文字与震卦数字卦卦符一致来看,《周易》本以震象为丘。
2.《周易》以“坎为矢”
晋卦六五“失得勿恤”应为“矢得勿恤”。《说卦传》以坎为弓轮,离为戈兵,坎刚爻居中,当以坎为矢,如噬嗑卦九四“噬干胏,得金矢”,九四为互体坎卦之中爻;解卦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九二为坎卦中爻。
旅卦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这是取自离卦之象,离反坎,坎为矢,故曰矢亡,顺承上九,故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晋卦六五“矢得勿恤”亦然,原义或为“矢失而复得,勿恤”,离反坎,坎为矢,故“矢失”。与上九顺承,故“失而复得”。因“失而复得”,故“勿恤”。“复得”源自顺承上九,故爻辞曰“往吉,无不利”,《象》曰“失(矢)得勿恤,往有庆也。”
矢的古文与坎卦卦符形似,矢字甲骨文和金文上下端为“人”,这是数字卦的六和先秦阴爻的写法,中间圆形为阳(乾为圆),也像“十”(古文“七”),“人十人”即“六七六”坎卦。
3.《周易》以“兌为八”
八月是兑卦之象。《说卦传》“兑,正秋也”,正秋,即仲秋。八月仲秋属于夏历,由于《说卦传》后天八卦为《三易》所通用,故《周易》仍沿用夏历。“兑”字古义为“八”,兑,繁体兌,《说文》“从口从八”,八,《说文》“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八、半(从八)、分(从八)、别,音近义通(八为质部帮纽,半为元部帮纽,分为文部帮纽,别为月部并母),今兑的衍生字“脱”仍有分别之义。(笔者在《周易密钥》论证后天八卦为《三易》所通用,故均用夏历,详见“伏羲、神农、黄帝先天八卦源流图证”)
于省吾训“兑为八”曰:“兑,八也。《说文》八,别也。段氏谓为双声叠韵字。《说文》兑为附决,附决谓敷别,犹言分别。《荀子·宥坐》“三月不别。”注,“别犹决也。”《史记·外戚世家》“与于决于舍中。”《索隐》:“决,别也。”《说文》:“夬,分决也。”按古玉环中断谓之玦。《说卦》兑为折,折亦有分别之义,是兑八之为分别,音义并通。古音八别并脂部字,兑决并祭部字,脂祭通协,段玉裁《六书音韵表》并祭于脂。……八月以兑为言,无可疑矣。”
4.《周易》以“离为鸟”
明·林希元撰《易经存疑》曰:“明夷初九取象为飞,当时系辞圣人必有所感,但今不可考矣。”《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一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易经》的“易”字就是飞鸟负日的形象。明夷卦下离,离为日为鸟,“金乌负日”也。太阳神鸟白天负日展翅飞翔,夜晚则垂翼归于幽都(纯阴坤卦),又变卦谦卦初至五连互小过,小过“有飞鸟之象焉”,处明夷之世,行动不敢显露,故曰“明夷于飞,垂其翼”。
《周易》以离为鸟,離,从隹,隹即鸟。“离”通“鹂”。《说文》:“离,黄仓庚也。”离字甲骨文上部为“鸟”,下部是捕鸟的长柄“网”,表示用网捕鸟。离,帛书《易》作“罗”(離、羅均从隹),《说文》“罗,以丝罟鸟也。从网从维。”故离通罗。《周易·系辞传》“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从离字的甲骨文看,离、罗的古义兼有鸟与网的含义,故离为鸟为网。
(三)引申取象
1.《周易》以“震为车”
师卦六三“师或舆尸”,六五“弟子舆尸”,剥卦上九“君子得舆”,皆取之于坤为舆象;小畜九三“舆说辐”,大畜卦九二“舆说辐”,九三“闲舆卫”,大壮卦九四“壮于大舆之輹”,皆取之于震为舆象;睽卦六三“见舆曳”,取之坎卦。坤为舆指容载,震为舆指运行,坎之舆为病车。
2.《周易》以“震为鼓”
震为动,《白虎通》引《乐记》曰:“埙,坎音也。管,艮音也。鼓,震音也。弦,离音也。钟,兑音也。祝敔,乾音也。”《荀九家逸象》“震为鼓”。离卦九三“不鼓缶而歌”,中孚六三“或鼓或罢”。
3.《周易》以“巽为鱼”
《周易》《姤》卦九二爻辞曰“包有鱼”;九四爻辞曰“包无鱼”;《井》卦九二曰“井谷射鲋”;《中孚》卦辞曰“豚鱼吉”;《剥》卦六五曰“贯鱼”;《易传·系辞》“制器尚象”十三卦之《离》卦互巽言“以渔”,这六处言“鱼”皆从巽卦而来。《说文》“鱼,水虫也。”巽为虫,为鱼,传本《说卦传》之逸象也(详见《周易密钥》“周易卦爻辞里的‘鱼’”)。
陕西岐山凤雏村出土的85号卜甲(年代为西周初期),刻有数字卦,由八一七六六七(由下至上)组成,在《周易》为蛊卦。其卦下文字萧汉明释为“曰其即鱼”。即象人横卧食器前就食之形;鱼,为象形字鱼。按:蛊卦上艮下巽,互体下兑,巽为鱼,兑为口,故曰“曰其即鱼”,这是“巽为鱼”逸象的古证。
4.《周易》以“巽为鼻”
《周易·说卦传》“巽为风、巽为臭”。臭,从自,自乃古鼻字。犬的嗅觉最敏锐,故臭从犬。风气出入于鼻,故“巽为臭”,“巽为鼻”,为“巽为风”的引申义。
《说卦传》“巽为白”,《说文》“(白 zì)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巽为白为臭,故巽为鼻,自,鼻也。
巽卦卦符与鼻子的形象十分相似,巽卦下边的阴爻形似两个鼻孔,上边两个阳爻象鼻梁骨。艮卦虽然上边也是阳爻,但下边的两个阴爻与鼻子的结构不吻合,重要的是艮卦“止”的属性完全与鼻子进出气的功能完全相反。若说鼻子象山以为艮卦,按传统相法,鼻只为中岳,两颧骨为东岳、西岳,额骨为南岳,下颌骨为北岳,皆是山也。
《周易》中出现与鼻有关的文字有以下四处,这四处表述的都是鼻子的异常状态,是巽的反义,故取巽的反象兑。《周易》反象有“先覆后变”的法则,故巽的反象是覆卦兑。(详见《周易密钥》“《周易》‘反象说’辨证”)
①噬嗑卦六二“噬肤灭鼻”。下震,变兑,兑反巽,巽为鼻,取反义故曰“灭鼻”。
②睽卦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睽卦下兑,兑反巽,巽为鼻,取反义故曰“劓”。
③萃卦上六“赍咨涕洟,无咎。”萃卦上兑,兑反巽,巽为鼻,取反义故曰“洟”。
④困卦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困卦上兑,兑反巽,巽为鼻,取反义故曰“劓”。
5.《周易》以“巽为命”
《巽·大象传》:“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巽·彖》:“重巽以申命”。
《姤·大象传》:“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乾为后(君),巽为命。
以上皆以巽为命。“巽为命”逸象出现于《周易》还有:
讼卦九四“复即命渝”,九四为互体巽卦之中。
否卦九四“有命无咎”,九四为互体巽卦之中。
革卦九四“有孚改命”,九四处互体巽卦。
《鼎·大象传》:“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离为日,古代以日定向:日中在南,日出于东,日落于西;离为南,离为罗(离,帛书《易》作罗),古代以司南(指南仪器)或罗盘确定方位,故南方为诸方之首。《韩非子·有度篇》:“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君主失去方向,东西方向改变了,自己却不知道,所以先王设置指南仪器来判断方向。)故离为正位。鼎卦上离下巽,巽为命,故象曰“正位凝命”。
6.《周易》以“兑为月”
《周易》言“月几望”者有三处。即小畜上九、归妹六五、中孚六四。《说卦传》以坎为月,盖月为水精,月与潮汐相应故。然而八卦中坎为水,是流动之水。兑为泽,为静蓄之水,与月亮关系更为密切,湖泽照月。兑上缺,《说文》:“月,阙也。”所以兑有月象。“月几望”的卦象规律是兑卦和巽卦同时出现。西方先天八卦是坎,后天八卦是兑,坎为月,《周易》、《归藏》以兑为月,是后天兑借先天坎象。
如果从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兑为月象更是直白:
《归藏》大过曰:昔者日月卜望□/
《归藏》兑曰:兑兑黄衣以生金,日月并出兽□(334)
《归藏》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药]/(307)/□□奔月而攴占□□□/(201)
(本文引自李守力著《周易诠释》,最新修订日期为2018年6月20日 ,为文化传统平台原创发布,本链接可用于个人学习分享,机构转载请联系本平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