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对《周易》的认识比较
二子是我们之所以有自明性(指对本我自我的身份认同、个人身份等。)的伟大思想家。
老子对《周易》的认识是作为宇宙自然的模型。
孔子对《周易》的认识是作为人生道德的模型。
而二者的哲学修为在孰高孰低间构成我们的民族特性。
讲道而无理不能行,讲理而无道也不能行。
言行一致是谓道理。
孔子赞美易经的原话?
一、孔子赞美《易经》的原话
1、"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意思是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他还说:"如果多给我几年功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
2、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意思是孔子说:“如果再给我几年的时间,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二、韦编三绝的典故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扩展资料
《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说卦传的观后感,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易经》中连山易是中国最早的易学体系,是三易之首。《归藏》是三易之一,相传《归藏易》是以以坤卦为首,万物皆归藏于地。《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一般认为它是秦汉时期融汇而成的作品。
易经是孔子写的?
易经是周文王写的,孔子晚年喜欢研究易经,
孔子读完《周易》后写了哪些读后感?
透彻理解《周易》的精神和实质后,孔子写下了10篇读后感:《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7种10篇。这10篇读后感被后人称为《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
彖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64节,分释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
象传,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
文言,共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和《象》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阐发与拓展。
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主要申说经文要领,贯彻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读《易》之要例。
说卦传,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也是探讨《易》象产生于推展的重要依据。
序卦传,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受。前半段经《乾》至《离》共30卦,主说天道;后半段自《咸》至《未济》共34卦说卦传的观后感,主说人伦。
杂卦传,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32对“错综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
《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而为之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学《周易》至于韦编三绝,积功力久,发此感慨:“再给我五年或十年,在易上更加深入,可以减少犯大的过失。”
孔子和易经是什么关系?
历史传说中.有伏羲画八卦.周文王作周易.孔子修易等.神话传说中又有连山易祖作易.九天玄女传易等.因其年代久远.道.儒.术三教理解有不足.至今关于易如何产生及发展说法不一.从继承较好的道教及术数派来看.基本有天书神授之意.综合一下.易经是远古众多圣人(或神人)根据大自然(或天道.生命)的发展变化规律经过很长的年代创作并不断修改而成的.其中.经上古圣人(或连山易祖.九天玄女)某一时期集大成.作成.圣人盘古之后世.因时又作又经过很长年代.圣人大自然(天道.社会的发展)变化.重修易经.作成传于伏羲.归藏易偏重于个人修行及人类发展的问题.到周文王时.自然及社会环境又变.圣人修易传于文王.而名周易(周义为周朝.圆周.周转回归).传至现世.到孔子时.其所增修易偏重于义理(哲学).连山.归象.归藏无传.
查看原帖>>
为什么当初孔子说他五十岁学了《易经》就无悔了呢?
貌似易经就是孔子写的
关键字:孔子解周易孔子与周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