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许建平(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杭州)内容摘要:敦煌《周易》写本的发现为《周易》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也为我们了解中古时期敦煌当地文化提供了新的》的分卷及书写形式,《周易释文》是陆德明《经典释文》诸音义的单行本,《周易注》写本的校勘价值,《周易注》与敦煌当地术数文化的关系周易本义注音版,《周易经典释文》写本所反映的唐代科举及其实用性原则等诸面进行探讨与分析。关键词:敦煌;《周易》;价值中图分类号:G2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3-0179-(,gzhou,):,.:,;;Zhu;wen.:;;Value(an)《周易》本是占筮书,其用途是探究天地奥妙,预测吉凶祸福。
古人迷信,遇事就请示神灵。殷人用甲骨占卜,周人用蓍草占筮占卜记录下来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占筮记录下来的就是筮辞。《周易》是根据筮辞编选而成的一部供占筮者使用的参考书。朱熹《周易本义筮仪》对占筮方式有详细的介绍。收稿日期:2014-05-12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敦煌学史研究”()作者简介:许建平(1963—),男,浙江省慈溪市人,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敦煌学、经学研究。《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的基本内容就是六十四卦及其卦辞、爻辞。《彖》、《象》、《系辞》各分上下,加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一共十篇,是用来解释《经》的,所以叫作“传”,称为《易传》。秦始皇焚书,《周易》因为被列为卜筮之书,从而逃过了大火焚烧的厄运而保存下来。孙,田王孙传于施雠、孟喜、梁丘贺,称为“施、孟、梁丘之学”;孟喜传于焦延寿,焦传于京房,于是又有“京氏之学”。施、孟、梁丘之学与京氏之学均为今文经学,立为博士。流传于民间的以费直、高相为代表的学派属于古文经学系统,未立博士,乃民间易学,称为“费氏易”。
孟喜、京房等的今文经学解《易》特别注重象数,以阴阳奇偶之数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说《周易》,并同当时的天文历法相结合,以卦气说解释《周易》原理由于今文《易》章句烦琐,故至东汉末趋于式微,而费氏之学大盛。文经学,但他又精通今文经学,故综合今古文而作《周易注》,时杂象数、爻辰之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易学的特色是摒弃汉《易》的烦琐学风和象数之说,而将《周易》与老庄玄学相结合,形成了玄学义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王弼和王弼亦主费氏,然别于郑玄,而是摒弃灾异、象数之说,援老庄入儒,以义理说经,排击汉儒,自标新学”以来诸家《易》说,后人将它与《老子》、《庄子》合称“三玄”。《隋书经籍志》说,南朝的梁、陈时周易本义注音版,郑玄、王弼的《周易注》,都列于国学。到唐朝,孔颖达将王、韩之注合在一起,作《周易正义》,孔河北学者,罕能及之„„今既奉敕删定,考察其事,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藏经洞出土有关《周易》的写本共有24分别为王弼《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明《周易释文》。《周易正义》、《周易释文》所依据而这些写本基本为唐五代抄本,反映了唐五代时期《周易》在敦煌的流传情况。《周易》写本的文本特点今所能见到的完整的王弼本《周易》经文,是刻于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的《唐石经》,而敦煌《周易》写本基本上是唐写本,其中有些则为唐前期的抄本,这对于王弼本《周易》传本形式的研究,无疑是值得重视的材料。
王弼《周易注》的分卷《隋书经籍志》“周易类”有“《周易》十卷”一种,其中王弼所注《六十四卦》六卷,韩康伯注《系辞》以下三卷,加上王弼的《易略例》一卷。“《周易》十卷,王弼、韩康伯注”,《新唐书艺文志》“易类”有“王弼注《周易》七唐书艺文志》言“七卷”,指《六十四卦》六卷、《易“周易第四”;S.6162存一行,第二行为“周易下经卷第四”七字,实为第四卷之尾题,而《益卦》正是第四卷最后一卦,第三行为“周易卷第五”三字,乃第五卷之首题,此写本卷四、卷五两卷连书。以上诸写本的分卷与《唐石经》同,与《十三经注疏》本亦同。S.9219《十三经注疏》写本《蒙卦》与《需卦》间并没有卷题,可见《蒙卦》、《需许建平《敦煌经籍叙录对其中23号进行了介绍17册为范围补充.12638煌吐鲁番研究》第1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唐石经》所录虽仅经文,但卷题之下有一尊。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所收即此本。可知所据即王弼《周易注》,只是删除了注文而已。卦》在同一卷之中,《唐石经》中《蒙卦》、《需卦》亦均在乾传卷一。可知S.9219的分卷与《唐石经》同,而与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不同。P.2530、P.2532、S.6162、P.的情况看,当时抄写《易经》并不是以卷单位的。
S.6162卷首有书名标签,上题“周易卷”字,而没有注明第几卷,或许这件写本所抄的并不止一卷。王弼《周易注》写本的书写形式《周易注》写本由于有王弼注文,尚书》、《诗经》、《左传》、《论语》等其他经注本的书写格式相同,都是经传单行大字,注文双行小字。但《周易注》每卦的书写形式却有两种:(1)每卦提行书写,卦首抬高P.2530、S.5992。P.2530书,《大过》卦以后诸卦在朱书卦体上又用墨写,朱书者笔画极细,墨笔笔画极粗。从IDP网站上的彩色扫描件看,朱书颜色很淡,几乎不可辨认,这可能就是后人要在写卷上用墨笔重写的原因。(2)每卦提行书写, P.2616、P.3683、P.2532、P.2619。 第二种书写形式与《 唐石经》 P.2617《周易经典释文》同。这两种书写形式 乏,无法证实。但敦煌本《左传》写卷,经传二字多 卷,与《周易注》的第一种书写形式相同,可为我 们探讨群经早期的书写形式提供思路。 《周易经典释文》为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的单行本 S.5735+P.2617 326行的长卷。 《周易经典释文》 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周易》部分音义。《周易经典释文》 写卷是今所能见到的最早 的材料,它不仅抄写时间早(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 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 《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等音,合为三袟,三十卷,号曰《经典释文》。 是书为《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 《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 子》、《尔雅》十四部书的经文及注解里的难字作了 注音及释义,并以“音义”名之,如《周易音义》、《尚 书音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