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老师在坑王驾到的节目里提到:
“你想成为数学家,你需要知道1、2、3;你想当翻译,你得知道A、B、C;do、re、mi不知道,你怎么就音乐家了”。
郭老师说得通俗易懂,任何一个行业,你想学好,你需要弄清楚构成这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元素。
那么问题来了,构成中医这套知识体系的基础元素是什么?
我认为构成中医的这套知识体系的基础元素是:一炁、二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节、七曜、八卦、九宫。
这一到九,不仅是中医也是整个中国文化构成的基础元素。
接下来我将对每个做简单剖析,之后我会尽可能对每个内容,用一到两期做详细拆解。
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先带个关注,一起解锁今天的内容。
先说炁,炁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一点不夸张,整个中国文化都是围绕炁在建构的。
这就跟西方自然科学围绕“原子”或者说客观存在的物质粒子构建的逻辑是一样。
中国文化的形成背景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底层逻辑是包括天地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这个元素就是“炁”。
以中医为例,建构中医这套知识体系的底层逻辑是“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的逻辑指的是天地的运动规律与人体内气血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一致的,
天地运动的规律:
可以简单理解为就是大自然气的升降变化,水遇热蒸发,变成云,云遇冷再变成雨落下来。
人体也是如此,我们的呼吸与吃的食物进入身体以后,经过五脏六腑的对于炁的运化,运化的方式就是气的升降出入。
或者按照中医的说法叫气机的升降浮沉。
炁分阴阳,简单的阴理解为为物质,阳就可以理解为能量;
自然界中气和雨的转化关系易经里的三才指什么,就好比中医讲的气与血的转化关系。
人体生命活动中气与血的转化关系,与自然界的气与雨的转化关系是相互呼应的!
呼应的逻辑是人生活在天地间,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比如说,白天黑夜,四季春夏秋冬的影响。
接着说阴阳,
阴阳就是炁的两分法,阴阳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一个整体,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
往大了说,我们生活的宇宙与平行宇宙就是阴阳关系。
平行宇宙到底存在不存在,我个人认为是存在的,我这么说的逻辑是什么?
逻辑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以及黑洞,我们已经知道,任何物质靠近黑洞都会被吸收,吸收之后的物质去到哪里了?
根据相对论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关系,黑洞吸收的物质就转化成,为平行宇宙提供的能量,而我们生活的宇宙,应该还有一个白洞,吸收平行宇宙的物质转化成能量,来维持我们这个宇宙的运行。
要不你解释不了我们这个宇宙是怎么这么有序的运行的。黑洞与白洞就好比太极图的鱼眼睛,宇宙与平行宇宙的关系就是黑白鱼。
往小点说我们生活的地球附近,太阳为阳,月亮为阴,
往微观说,电子、粒子、量子也都分阴阳,叫法不同,西方人称为正负,
结合到人身上,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头为阳,脚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等。
不夸张的说万事万物都分阴阳,前几天跟一朋友聊天,连望闻问切都分阴阳,
望的阳看的是气色,阴看的是面相,
闻,阳是听其声,阴是闻其味,
问,阳是问病情,阴是批八字,
切,阳是切脉象,阴是切病理。
再说三才,三才是对于气的三分法,在三爻卦的八卦体系中,三根爻就是三才,取象比类为天地人,也可以理解为:天道、地道、人道,天道、地道与人道就是构建中医知识体系的底层逻辑。
天道指的是描述天体运行规律的知识体系,代表作《易经》,
地道指的是天道运行与我们生活的地球结合的知识体系,代表作是《五运六气》,
人道指的就是天地运行规律作用到人身上的知识,代表作:《黄帝内经》、《难经》、《脉经》、《伤寒论》等中医学的经典。
四象是对于气的四分法,分别是少阴、少阳、太阴、太阳,
可以简单理解为天上的星体运动规律作用到地球上,最直观的感受是一天的,早上,中午、晚上、午夜,一年中的春、夏、秋、冬。
四分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我们的古人把天空中的星象看做一个大表,二十八星宿就是表盘,北斗七星就是指针,指针的运动对应地球上一年的四季变化,
把大表分成四份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是四象的范畴。
当然关于四象还有很多,比如说中药的四气。
气的五分法,就是五行,
可以简单理解为:纯阳为火,纯阴为水,阴多为木,阳多为金,以及阴阳平衡为土。
阴阳与五行是在中国文化的体系中应用最广泛地,可以说万事万物不离阴阳,再细分就可以把万事万物分为五大类,也就有了,
五行与万事万物的取象比类关系,比如:五志、五方、五色、五音、五味等等都是去取象比类的关系。
六节是气的六分法,分为,少阴,少阳,太阴、太阳、阳明、厥阴,
可以把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理解为打通《黄帝内经》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而在伤寒论中使用最多,或者说伤寒论的核心,就是基于气的六分法建构的。
六经辨证就是基于此。
七曜,是太阳系中的,太阳、月亮以及离地球最近的(金、水、木、火、土)五颗行星,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为与地球的能量变化关系,
一周七天也来与此,只是七分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比较少,不被大家熟知。
八卦,是气的八分法,
先后天八卦的区别,我后面会专门做一期,八卦是最能形象描述阴阳能量的变化。
九宫,是气的九分法,
与之匹配的是洛书,中国文化强调:“象、数、理”,
河图与洛书就是象与数结合的依据,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河图洛书就是中药量的依据。
关于九的知识体系还有九宫八风,九宫八风与五运六气一样都是描述天地能量运动变化的,九宫八风比五运六气分得更细,也就更复杂,在中医的体系基本没有用到。
对于气的分法还有,比如说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是在五行与六节的基础上做的划分易经里的三才指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在四象的基础上划分的,
六十四卦是在八卦的基础上,两两重合得到的。
不管怎么分,中国文化都在讲一个逻辑,就是天的运动规律作用到地球上,最终结合到人的生命活动中。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逻辑,也是中医能够治疗疾病的逻辑。
这期话题就说到这,古晓今——用当代视角讲好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