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易 > 太极 » 正文

中国的八卦太极拳,主要有三种类型:宁夏流传

2023-10-05 11:58

太极八卦生肖_太极八卦生两仪_八卦生太极

笔者在协助李随印先生整理在西安流传的杨式八卦太极拳时,对八卦太极拳的源流也进行了一些综合研究。现作如下综述,诚望方家及拳友指正。

从目前所见资料,中国的八卦太极拳,主要有三种类型:

1.赵堡太极拳中流传的套路

该套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山东聊城马永胜先生所创,有西安赵堡太极拳传人赵增福先生所著《中国八卦太极拳》一书(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年第1版)。其特点是按照八卦的八个方位,分为八路演练,其中吸取了杨式和其他流派一些动作名称,并含有“五禽”“五兽”的动作形态。

2.宁夏流传的套路

这是在八卦掌、太极拳的基础上,结合回族拳术的特点而创编的,流传于宁夏西吉、海原县等地。其动作慢中有快,柔中有刚,变化多端。势名有“拦雀尾来斜单鞭,提手上势平眼看,白鹤亮翅腾空起,搂膝拗步走满山”等(见《中国武术大辞典》,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1版,150页)。

3.上乘内家拳术

是由杨式太极拳和八卦掌传人联合创编的,且兼具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三家精华。这种套路,传授极为缜密,曾被认为在大陆已经失传,近十几年逐渐面世。据目前所知,陕西、云南、山东、天津、黑龙江、台湾,均有传授。不同师门的套路名称及动作名称也不尽一致。本文所述“八卦太极拳”,就是单指这种类型。

八卦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有多种说法。综合各分支的记载,笔者试作如下梳理:

一、八卦太极拳的初创

十九世纪中叶,以杨禄禅为旗帜的杨式太极拳,以董海川为旗帜的八卦掌,一度在北京声名显赫,不仅展示了内家拳以静制动的神奇技艺,开启了近现代中华武术的新篇章,而且在传授理念上,也增强了各流派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这是八卦太极拳产生的时代条件。

太极八卦生两仪_太极八卦生肖_八卦生太极

号称内家三拳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各有特色。当时武林流传着“太极画圆,八卦转圈,形意触点”以及“太极在圆心,八卦在圆周,形意在直径”的说法。一般认为,太极拳的引化拿发,以柔克刚,颇具特色;八卦掌以身步轻灵,变化奇诡见长;形意拳的发劲刚猛,有独到之处。据说,董海川为了集众家之长,首先在八卦掌的套路中融入了太极拳的行功技法,并吸取形意拳的劲法,作为八卦掌练习的一种提高途径。杨禄禅知道后,认为这是武学理念的重大突破,也在太极拳中加入八卦掌的一些独特技法,与董海川进行交流,还请益于形意拳名家郭云深。于是,“八卦太极拳”应运而生。

但是,因为社会上的门派观念影响深远,加之新创的八卦太极拳难度较大,董海川和杨禄禅都只能在本门的个别弟子中秘密传授。不仅没有公诸于社会,连“八卦太极拳”的名称也没有。

由于传授的缜密,在八卦太极拳的各分支中,对于八卦太极拳的产生也说法不一。有人说由杨禄禅所创,有人说由董海川所创,有人说由杨禄禅的女婿夏国勋与人共创,有人说由刘德宽与程廷华共创,有人说由刘德宽以枪换拳而来。其实,不同说法都反映了事实的一个侧面。我们认为,八卦太极拳的诞生,应当是董海川和杨禄禅两位前辈共同创建的丰功伟绩。

二、八卦太极拳的发展

董海川、杨禄禅去世后,八卦太极拳在其个别弟子中继续研习。主要人物是董海川的弟子刘德宽、程廷华,杨禄禅的女婿夏国勋。

刘德宽,字敬远,河北沧州人。自幼习武,早年以六合大枪驰名,被誉为“大枪刘”。他博学广交,至京师后,从董海川学八卦掌,从刘示俊学岳氏散手,从杨禄禅学太极拳。1884年,又与程廷华、李存义(郭云深弟子)、夏国勋、李魁元、张占魁等人结为金兰。特别是他摈弃陈规陋习,倡议八卦、形意、太极为友门,交流拳技,并且在此基础上,立志集各家之长,融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于一炉,创建中国顶尖水平的武功技艺。于是,在刘德宽、程廷华、夏国勋的精研下,使八卦太极拳继续发展,渐趋成熟。刘德宽可谓八卦太极拳的第二代核心人物。

如果说杨禄禅、董海川的初创套路,还属于本门技艺的提高手段,刘德宽等人的努力八卦生太极,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综合创新。“八卦太极拳”的名称,大概就在此时产生。

三、八卦太极拳的分支

八卦太极拳创立后,秘传性质始终没有变,传人的选择相当严格。获得此艺者,大多将其视为私房武术,从不轻易示人。加之“因材施教”的方法,故而在拳架名称及动作上各有千秋,形成了不同的分支。

程廷华,河北深县人。自幼入京学徒,后在崇文门外开设眼镜店,人称"眼镜程"。二十八岁拜在董海川先生门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奥,他还将自己从小所习摔跤等技艺融入八卦掌中,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程派八卦掌,广泛传授。1900年,程廷华在反抗八国联军的斗争中牺牲。他将八卦太极拳秘传其子程海亭,同时传给吴峻山。

杨禄禅的女婿夏国勋,将其从杨禄禅所学与刘德宽相互交流,又传给程廷华之子程海亭。刘德宽将其从董海川所学与夏国勋交流,又传给程海亭、吴峻山、郭古民、李元智。吴峻山又与程海亭相互交流。在第三代传人中,程海亭和吴峻山是两个核心人物。

八卦太极拳的第四代传人,逐渐形成了现代流传的各个分支。

程海亭传郭铸山、蒋馨山,郭、蒋各自形成其传授系统,成为两个分支。此两分支常称其拳架为“程传八卦太极”,主要在济南和京津地区流传。郭铸山传张万英、乔宏儒等,张万英传陈立新、王明星、张凤杰等;蒋馨山传孙宝林、孙宝林传赵振生,赵振生传朱锐等。

吴峻山,字德连,北京人。生于1870年,逝于1941年(有些资料对其生卒年代写法有误)。自幼嗜文喜武,精六合拳。20多岁时,先从韩福顺学八卦掌,造诣日深。后遇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刘德宽先生,刘德宽见他聪明好学、忠厚勤奋,已有较深八卦掌功底,遂将八卦掌的易理、拳理、拳谱、内功心法,倾囊相授,还给吴峻山传授了八卦太极拳和自己创编的有关套路。

1930年,吴峻山被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聘为国术馆教务处处长,1938年又随中央国术馆迁至昆明继续任教。他在中央国术馆主要传授八卦掌,培养了很多优秀武术人才,其传人傅淑云、刘玉华,曾于1936年代表中国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的武术表演,被誉为巾帼英雄。吴峻山在中央国术馆也给个别人传授了八卦太极拳,主要有中央国术馆副馆长张骧伍,及傅淑云、何福生、张文广等。1938年,中央国术馆因抗日战争迁至昆明,吴峻山一直随馆任教。1941年8月,中央国术馆再次北迁重庆,吴峻山随馆迁移途中染疾,因旅途坎坷,缺医少药,于当年十一月初四逝于江津县白市驿。

张骧伍作为中央国术馆副馆长,得到教务处长吴峻山的悉心传授。他没有随国术馆前往昆明,曾供职山东军界,后定居西安授拳至1959年。在西安所授拳架称“杨式太极拳老架103式”,实际是八卦太极拳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传人有田振峰、李随印、王应铭等。

李随印先生,1942年生,陕西西安人。他八岁即从张骧伍先生学艺八卦生太极,受教九载,深得八卦太极拳之奥秘,60多年演练不辍。他把这套拳不但在国内传播,并且传向欧美等地。弟子有陕西朱永金、赵嘉庆、任曼青、李晓航、刘小刚、孙善银、赵峰,山西李齐京,青海王俊忠、李海宁、李海,以及德国托马斯、务都、方宇,美国白乐文等。

傅淑云作为吴峻山的得意门生,也是八卦太极拳的主要传人之一。她在上世纪50年代移居台湾,晚年移居美国。然其对八卦太极拳并未公开传授,待晚年欲整理问世时,却于2004年在美国猝然仙逝。

吴峻山的传人何福生,回族,河南南阳人。早年随其祖父何玉山学艺,专攻查拳。1928年经国考被中央国术馆录取,1931年毕业后留国术馆任教,后随中央国术馆迁至昆明。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担任云南省武术队教练,培训了不少全国武术冠亚军,也培养了一批八卦太极拳传人。他在昆明香火旺盛的真庆观传授八卦太极拳,为适应比赛需求,将128势的八卦太极拳改编为53势。在1995年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何福生的学生苏自芳八卦太极拳获得冠军。其高徒李学友,在云南其他地区也使八卦太极拳得到广泛传授。

何福生先生为云南弟子写有一篇“八卦太极拳简介”,是非常重要的八卦太极拳源流资料,全文如下:

八卦太极拳是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吴峻山老师1930年南下,受聘南京中央国术馆教授。据峻山老师口授,系当代八卦掌鼻祖董海川与杨氏太极祖师杨露禅同在皇宫奉禄,白天工作,夜静无人进行比试,连比三昼夜,不分胜负,以武会友,成为至交,结盟为兄弟,互相传授八卦和太极。经董海川多年研究,将太极拳精华熔汇到八卦掌内,成为“八卦太极拳”。八卦掌第二代传人眼镜程传授给吴峻山老师。

当年峻山老师在中央国术馆教授时,在教授班一、二、三期中选出优秀学员八名,我在被选之列,亲自口传身教,然后再由我八名下基层辅导全体学员。辅导过程中,峻山老师亲临现场检阅我八名辅导教学情况。下课后又现身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经过反复实践,进步显著。

1938年抗战时期,中央国术馆培养基层武术骨干,又把我从国术馆体育专校调回中央国术馆负责教学任务,再次与峻山老师共事,相处约半年之久。每天晨操后即与峻山老师专研推手,受益更深。

原八卦太极拳套路,重复动作过多,不适宜当前竞赛规则要求,经我多年教学实践,根据比赛要求,重复动作尽量删除,保持原有精华及结构,按规则规定六分钟完成全套动作。练完后感受非常舒展自如,轻松优美。

本套路修改后由第十一届亚运会太极拳冠军苏自芳用本套路参加全国第四届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超过了所有项目获得冠军。

何福生识 1994年7月

何福生先生所说的吴峻山“1930年南下”,是由北方到了南京,在中央国术馆任教。他说八卦太极拳是由“八卦掌第二代传人眼镜程(即程廷华)传授给吴峻山老师”,是对吴峻山师承关系的重要证据。当然,众多关于吴峻山得传于刘德宽的说法也是事实。“国术馆体育专校”,全名叫“中央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简称“中央国体专校”,是中央国术馆附设的一个培养体育教师的学校。中央国术馆和中央国体专校1937年迁至长沙,1938年迁至昆明,1941年又迁往重庆。

吴峻山在昆明执教期间,另有一些重要传人。

蒋勋培,云南鹤庆人。自幼嗜武,20余岁武艺已出类拔萃,曾与人共建“云南振武社”、“云南英武社”、“云南国术团”等组织。1932年被滇军驻昆高级将领聘为武术教官。抗战初,曾为中央国术馆迁至昆明的新校址四处奔波,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特嘱吴峻山收蒋勋培为徒(追随吴峻山学习的还有朱煊、张法孟、张镜园、陈秉衡等)。蒋勋培在云南主要传授八卦掌,关于八卦太极拳,一直藏而不露,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择人而教。本世纪初,蒋的另一学生追忆整理出《蒋氏108势八卦太极》,由其学会秘书长何曙刚延续传授。

张法孟,山东寿光县人。幼好拳术,初习少林长拳等。1934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美术时,师从吴峻山门生陈秉衡老师学拳。后来杭州国立艺专和南京中央国术馆同迁云南昆明,张法孟经陈秉衡介绍,拜吴峻山为师,学习八卦太极拳。解放后,他先后供职于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沈阳鲁迅艺术学院、哈尔滨中医学院等单位,将八卦太极拳也传授到了哈尔滨等地。

何学诗,籍贯不详。他曾在中央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学习,毕业后留任该校教员。据其女婿所述,何学诗的八卦太极拳是吴峻山亲传。另说其八卦太极得自李元智或何福生(李元智为体育专科学校国术部主任,何福生为该校讲师)。解放后,何学诗一直在昆明市第十四中学任体育教师。他的八卦太极,其女婿得其真传。

刘德宽的传人郭古民,原名德仓,河北省翼县人。早年到北京随八卦掌名师梁振鄙学练八卦掌,后又得到刘德宽先生倾囊相授,且受程廷华、史纪栋、程海亭指点。现代传人吴永山曾于2002年在武魂杂志5、6、7期连续发表了此套拳架的练法。

李元智,字慧伯,河北沧州人。“元智”之名,乃幼时和尚所赐。家贫无力就学,10岁开始习武,从佟忠义学六合拳法及摔跤、擒拿,从刘德宽学八卦掌和八卦太极拳。1928年考入中央国术馆,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国术馆某处副处长,亦在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任教。1937年迁至昆明,1945年随体育专科学校至天津,任训导主任。1950年迁居台湾,一直传授武术。主要传人有赵福林、朱驯君等。赵福林先生一生致力于武术推广,学生众多。其八卦太极拳传承者有景国华、利瓦伊平(李元智之女)、许峻玮等。

八卦生太极_太极八卦生两仪_太极八卦生肖

综合以上所述,特作“八卦太极拳源流表”如下:

笔者以为,八卦太极拳主要是太极拳与八卦掌的融合,也包含形意拳的某些技法,但形意拳传人郭云深、李存义,都不是主要创编或传授者,故而将郭云深、李存义在表中略去。其中第五、六代传人没有全部列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门派的传说中,有些说法值得商榷。如有人说董海川与杨禄禅没有见过面,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董、杨友谊比武切磋,互相钦佩,在武林中广为流传。广泛的传说就是重要的史料。如果一定要文字依据,否认多渠道的传说,恐怕民国以前的太极拳史都要被否定了。另外,在传承关系上,郭铸山一支有人有一个说法:郭铸山是李存义的义子,程海亭之父程廷华与李存义是盟兄弟,李存义带郭铸山至程廷华墓前拜师,由程海亭代父授艺,故而郭铸山与程海亭是师兄弟;吴俊山是郭铸山的晚辈云云。结义拜把,是个人关系,与拳艺的传承应该是两回事。程廷华1900年去世,郭铸山1901年生,他比程海亭还小29岁,拳艺也是程海亭所传,因而程海亭与郭铸山是亦师亦兄的关系,所以笔者把郭铸山作为程海亭的传人,排在八卦太极拳的第四代。至于吴峻山,比郭铸山大31岁,他曾得刘德宽亲传,何福生先生还说八卦太极拳是程廷华传给吴峻山老师。刘德宽与程廷华是把兄弟,吴峻山与程海亭显然是师兄弟关系,是八卦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更不能说是郭铸山的晚辈。当然,在自己门内怎么说,别人无权干涉。笔者也不强加于人。但是,上述说法恐怕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这里无妨举个例子:在杨式太极拳传人中,有个牛连元,跟杨班侯学拳,又是杨班侯的把兄弟。牛连元的弟子吴孟侠,1958年出版了杨班侯所传“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弥足珍贵。当时吴孟侠称牛连元是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与杨班侯平辈),自己是第三代。出版社认为牛连元从学于杨班侯,只能是杨班侯的传人。吴孟侠称第三代,凌驾于杨振基、杨振铎这些第四代嫡系传人之上,恐怕不合适,因而在书中只提牛连元是杨班侯的传人。后来,吴孟侠的弟子喻承镛,也以杨式第五代传人的身份与大家联谊交流,亲密无间。如果让喻承镛也和杨振基、杨振铎称兄道弟,恐怕自己也难于启齿的。

不止我们人可以根据族谱溯本求源,八卦太极拳经历长久的发展,同样拥有了不同派系与分支,形成了有迹可循的“溯源表”。以上的总结仅仅来源于资料查询整理,如有错误、遗漏,欢迎各位拳友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李嘉琪

投稿电话:(并微信)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总第963期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