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形容新一年的开始,新年新气象。这里的“元”字,意为一岁之首,而“复”字周易古筮考案例,即表示“一岁一枯荣”的周期往复,又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复”卦,复卦辞为: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复卦,作为12个消息卦之一,与子月冬至日相对应。《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君王)不省方。意思是说,先王以冬至日为闭关之日,商旅歇业,君王不省察、巡视四方。君主休吏、商贾休客、人民休憩,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读者会心生疑窦:冬至日怎么会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呢?为何在冬至日闭关歇业?
按照我们现在的农历,我们俗称“夏历”,言外之意,我们承袭的夏代的历法,春节为正月寅月的第一天。其实,夏商周三代历法对正月的设置是不同的,“夏建寅、商建丑、周建子”。按照战国时代阴阳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学说,王朝兴衰、朝代更替,都要“改正朔,易服色”。
为何要至日闭关呢?
我想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解释:一个是民俗维度,一个是卦象维度。
从民俗看,在周代,子月日为正月之始,第一个节气冬至则为春节。春节,俗语成为年关。除夕夜就要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五畜圈牢,关好前庭后院,待供祭祖先祈求保佑后,家人团坐一起共享盛宴,大家聊天守夜,不敢睡觉,这样就渐渐形成“除夕熬夜守岁不出”的习惯。
至日闭关,历经千年而不息。即便是汉武帝定夏历而正月建寅,也未曾改变这个习俗。我想与儒家文化的传承有关。大家知道,孔子作为儒家的文化的鼻祖,非常欣赏周代文化,毕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正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儒家的大力宣扬下,周代的很多习俗得以流传,这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卦象上看,下震,为出为作为商旅,(另备一说:取其反卦巽,为商旅),为君为王为诸侯;上坤,为腹为囊为闭为关。(《坤》六四爻辞有括囊,无咎无誉。《否》为闭也),所以从象上讲,即可明白为何: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周易》作为一部卜筮之书,无象无以系、无以从、无以成,“圣人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仰观俯察,观物取象,万物类象,才能知“幽明之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占卜实践中,占到复卦,从卦象上讲,一阳复始,阳生而阴渐衰,所以不利于女性占卜,而利于男性占卜。因此,要辩证看待卦辞中所讲“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利有攸往”。
下面,通过卦象,让我们复盘一下春秋时代的一次著名战役:晋楚鄢陵之战
《春秋左氏传》中记载,晋败楚鄢陵筮得复。成公十六年,晋楚遇于鄢陵,晋侯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复(䷗)。曰:‘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国蹙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及战,吕錡射其王,中目。楚师败。
显然,这是基于春秋筮法的一次占卜。春秋古筮法早已亡轶,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预测的手段主要通过卦象的变化结合卦爻辞,来进行吉凶判断。如后来的纳甲筮法有着很大的区别。
鄢陵之战,占复卦而六爻皆静,按照宋代理学朱熹的说法,六爻皆静者,古人常以看彖辞。此卦未用彖辞。
尚秉和《周易古筮考》中,引杜注曰:复,阳长(zhang)之卦,阳气起子,南行推阴,故曰“南国蹙”也。这里解释的基本到位,震为南,坤为国,阳长而阴消,所以称之为“南国蹙”,正好示意楚国北征。
“南国蹙,则受其咎。离为诸侯,又为目,阳气激南,飞矢之象。”这就话的异议就非常大了。复卦,如何反、覆、互,都难见离(☲)象。有人说,震(☳)为半离,故中一只眼。但半离无法解释为君、为日,为飞矢之象。
离象何以来?最为合理的解释为,震为东,先天八卦为离。先天为因,后天为果。离为日,为君、为飞矢。震为动、为车、为兵卒。离卦配坤,为地火眀夷(䷣),夷为明伤,意思是日入地下则日伤,离为日、为目、为君,所象之意就是君目伤,离又为飞矢,故“王中厥目”。
眀夷九三爻辞曰:眀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对于晋国来讲,正是南征。不可疾贞,意思就是不可操之过急。故有了两军交战一个白天后,晋国一边派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周易古筮考案例,另一方面晚上偷偷“乃逸楚囚”。楚王召子反谋时,子反醉而不能见。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
复之本卦内挂为震(☳),先天卦为离(☲),两者相叠为雷火丰(䷶)为噬嗑(䷔),《丰·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雷电皆至的意思就是先天离东,后天震东。《噬嗑》卦辞:亨,利用狱。因此,从本卦的卦象组合来看,都要求纪律严明、明正典刑。事实上,两军交战过程中,晋国很好的贯彻了这个思想。当晋厉王的战场陷入泥沼,栾书将载晋侯时,其父栾金咸曰:“书退!国有大任,焉得专之?且侵官,冒也;失官,慢也;离局,奸也。有三不罪焉,可犯也。”乃掀公以出于淖。
复(䷗)外卦坤,先天为巽,风雷益(䷩),彖辞言“损上益下”之象,而地风升(䷭)与震之反卦相叠同,又曰“南征吉。”由此可见,楚国凶多吉少。
卦象,包罗万象,变化万千,其妙合万物,非寥寥数言亦或洋洋千万言所能达。我权做抛砖引玉,以待有缘之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