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学说发展到宋代,又起了一个重大变化,形成与“汉易”相对峙的“宋易”。
宋代易学,大致可分为三派:
(一)图书之学
此派以道士陈抟开其端,相继传授给刘牧、邵雍等人,以《先天图》、《后天图》、《河图》、《洛书》等图为说,使易学研究别生一条途径。
陈抟(?—989),五代末宋初道士,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就隐居到武当山。后来又移居华山,与隐士李琪、吕洞宾等为友。后周世宗喜好外丹之术,显德三年(956)曾召见陈抟,向他询问外丹术,遂赐号为“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来到京师,向宋太宗建议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太宗颇欣赏,赐号“希夷先生”。平生精于易学,其特点是“不烦文字解说周易古筮考 案例,止有一图,以寓其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邵伯温《易学辨惑》)。据传曾作《无极图》和《先天图》,前者为道家所主张万物生成归源“无极”的图说,后者为六十四卦的衍生图式。著有《易龙图》、《九室指玄篇》等,均已亡佚。今存题为陈抟所作的《阴真君还丹歌注》,收入《道藏》。
刘牧,北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字先之。举进士及第,后调州军事推官。曾与州将争论公事,被排挤,险遭杀身之祸。遇范仲淹,刘牧大喜,说“此吾师也”。遂拜范为师。范仲淹巡抚河南,荐举刘牧,于是为兖州观察推官。累官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平生精研易学,远承陈抟之传。著有《易解》、《卦德通论》、《先儒遗论九事》、《易学象数钩隐图》。后者今尚存,收入《道藏》及《四库全书》。
邵雍(1010—1077),北宋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字尧夫,谥康节。曾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为百源先生。朝廷屡征召授官,均不赴。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合称“北宋五子”。接受陈抟一派所传先天象数易学。隐居读书期间,四时耕稼,自给衣食,将其居室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根据先天象数易理,提出“天地亦有终始”(即毁灭又复生)的观点,并提出用“元会运世”来计算天地历史的方法;认为现世的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将历史分为“皇、帝、王、霸”四种时期。主张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观。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答》等。
(二)专阐儒理
北宋胡瑗、程颐,专以儒家伦理道德阐说《易》义,其说兼取《十翼》与王弼易学而广为发挥,自成一派,对后代深有影响。至南宋朱熹,全盘接受程颐的易学,又采纳陈抟、邵雍“图书”之学,全面推广阐扬,遂有“宋易”之名与“汉易”相对峙。
胡瑗(993—1059),北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字翼之。世居陕西路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官至太常博士。与孙复、石介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主教苏、湖二州二十余年,从学者众多。以儒家之理解《易》,著有《周易口义》,由其弟子倪天隐记述师说,故名“口义”,收入《四库全书》。
程颐(1038—1107),北宋洛阳(今属河南)人,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官至崇政殿说书。反对王安石新政,哲宗时被列为奸党,贬至四川涪州。从事讲学和著述三十余年。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同为理学奠基人,合称“二程”。易学专著有《周易程氏传》,承胡瑗之学以儒理解《易》,详述六十四卦的旨趣,唯《系辞传》以下不注。其观点对南宋朱熹颇有影响。后代学者又将程颐的《周易程氏传》与朱熹的《周易本义》合称“传义”,元、明易家多遵循程、朱之说治《易》。
朱熹(1130—1200),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周易古筮考 案例,久居建阳(今属福建)。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青年时师事李侗,为程颢、程颐的四传弟子。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认为“和议有百害而无一利”;强调“蓄锐待时”,反对盲目用兵。平生博极群书,凡经、史著述以及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广涉深研。且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继承并发展二程的思想,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完整的理学体系,与二程合称为“程朱学派”。在易学方面的建树,以《周易本义》、《易学启蒙》为主,是后人称为“宋易”的重要代表。他的《周易本义》,成为元、明、清三朝科举考试中长期沿用的《周易》教科书范本。
(三)以史证《易》
南宋李光、杨万里,虽不废胡瑗、程颐以儒理阐《易》的旧风,但更注意援引历代史实,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义理相互印证,以揭明各卦、各爻的象征旨趣。这种方法,又自成一派,对后代易学也颇有影响。自此以后,易学派别的分歧,日益繁多。
李光,越州上虞(今属浙江)人,字泰发。少年时知礼老成,不喜欢嬉戏,他父亲称赞他说:“我的儿子真像云间鹤,将来可能会振兴我们的门第。”北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师事刘安世。除太常博士,迁司封,曾论士大夫佞谀成风,言辞切至,被权臣王黼所嫉恶,贬阳朔县。入南宋,于高宗时累迁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向朝廷所论谏的均是复国统一的根本大计。因忤逆秦桧而被罢官。卒后谥为庄简。易学著述有《读易详说》,是以史证《易》的第一部专著。
杨万里(1124—1206),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绍兴年间进士。曾官奉新知县、常州知县、广东提点刑狱、左司郎中等,累至秘书监。力主抗金,曾上《千虑策》,反对投降观点。易学著述有《诚斋易传》,与李光的《读易详说》同为以史证《易》的重要著作。
四、元明清易学
自元代至清,《周易》学说的发展大体上是在汉、宋两大流派的基础上衍申开拓的。
元代易学家,大都笃守程颐、朱熹的遗说,如吴澄《易纂言》、胡震《周易衍义》等皆是代表作。
明初叶仍是如此,如胡广《周易大全》、蔡清《易经蒙引》等书影响较著。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以“狂禅”解经的学者,如方时化《学易述谈》四卷,总是以禅机作为抒论的要点;徐世淳《易就》六卷,解《易》言辞处处流露出禅家的语调;苏濬《周易冥冥篇》,观其书名,便可知显示着援禅入《易》的特色;至释智旭《周易禅解》,更明言以禅解《易》,是这方面著述的重要代表作。这又是当时易学流派的一个旁支。
至清代学者辈出,注重汉学,务求征实,如惠栋《周易述》、《易汉学》,张惠言《周易虞氏义》即是著名作品。此时,“宋易”遂饱受攻击而渐趋消沉,风气又为之一变。
元明清三朝的易家,兹举吴澄、智旭、惠栋、张惠言四人略为简介。
吴澄(1243—1313),元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字幼清。曾任国子司业、翰林学士、经筵讲官。因他所居的寓斋题为“草庐”,学者又称为“草庐先生”。其学说本于南宋朱熹,兼采陆九渊的说法,主张折衷朱、陆。他的易学著述《易纂言》,是《五经纂言》中的第一种。
智旭(1599—1655),明末高僧,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俗姓钟,名际明,字蕅益(一作藕益),号八不道人,又从所居而称灵峰老人。少年时研习儒家经典,誓灭释、老,著有《辟佛论》数十篇。后来读了莲池《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才开始笃信佛教,将过去的论著尽数焚毁。24岁就憨山弟子雪岭剃度出家,法号智旭。此后广涉各宗,主张禅、教、律三学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明代“四大高僧”。崇祯间住持江浙各地,佛学著述甚丰。其中介绍佛教典籍的目录学著作《阅藏知津》四十四卷,为研习佛典的入门书。又本着“诱儒以知禅”的宗旨,作《周易禅解》十卷,援引佛理说《易》,所论并非尽涉虚无,颇有可取的地方。
惠栋(1697—1758),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为著名经学家惠周惕的孙子、士奇的次子。惠家世代笃守古学,而惠栋所得最见精深。早年研究文词、史籍,旁涉诸子百家及佛学、道教,后来专心于经术。治经以博闻强记见长,主张尊古训、守家法,认为汉经师之说与经并行,凡是出于汉儒的说法都应当遵循。易学著作《周易述》,继承父辈治《易》传统,专门搜集汉儒《易》说,加以编辑考订,末编附以己见,以发明汉易之理,并论述《河图》、《洛书》和宋代先天、太极之学的关系;又有《易汉学》一书,罗列汉代主要易家的说《易》条例,详加考辨,为研探汉易的重要参考书。
张惠言(1761—1802),清江苏武进人。字皋文。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平生治经最重《易》、《仪礼》。在易学方面,认为汉魏易家所传学说唯虞翻之说较为详备,所以专治虞易,著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虞氏易礼》、《虞氏易候》;除关于虞氏易的著述外,又有《易义别录》、《易纬略义》、《易图条辨》等传世。
清乾隆间,编修《四库全书》,《四库》馆臣综观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把先秦以来的易学发展概括为“两派六宗”。其说指出: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为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
这一说法归纳了易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流派。总其大端,即为“象数”、“义理”两派。“象数派”的正宗学说,见于汉魏学者以《易》象(八卦的众多卦象)、《易》数(阴阳奇偶之数)为解《易》途径,既切合占筮的用途,又发挥《易》理的深蕴。“义理派”主于阐明《周易》的哲学大义,王弼以老、庄思想解《易》已开其风气,至胡瑗、程颐则蔚为大观,而李光、杨万里援史证《易》则又将义理易说进一步引申推展、发扬光大。平心而论,汉儒以“象数”解《易》,有时执泥卦象,并杂入种种术数之说,每使《易》义支离破碎。王弼一扫旧习,独树新帜,援玄理为说固属一弊,但他也并非尽弃象数,其宗旨实在于探寻完整的易象,把握易理内蕴,使六十四卦经义条贯不紊。所以,“象数”、“义理”两派立说互有可取之处。近人吴承仕先生说:“名物为象数所依,象数为义理而设”(《检斋读书提要》),即是表明两派的主张应当相互参用,才能明辨《周易》大旨。
但“两派六宗”只是针对易学的主要流派而言,尚不足以尽赅《周易》研究的广阔领域。所以《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继续说道:
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可见,从先秦到清代的易学研究史中,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是十分宽广的。
五、现当代易学
辛亥革命以后,易学研究的趋势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即除了继承前人的成果,在象数、义理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之外,更多的学者注重于接受现当代科学理论,从各种新角度探讨《周易》。其中有从史学的角度探讨《周易》的史料价值,有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探讨《周易》的哲学意义,有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周易》的文艺学价值,有从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历学、医学、量子力学、生物遗传学等)角度探讨《周易》与诸学科原理的相通之处,有运用不同的方法探讨《周易》经传的名义、作者、创作年代、发源地域诸问题,等等。这期间出现的较有影响的易学两大家:一是杭辛斋,著有《易数偶得》、《学易笔谈初集》、《学易笔谈二集》、《易楔》、《读易杂识》、《愚一斋易说订》、《改正揲蓍法》等七种,主于贯通旧学新知,蔚为一家之言。二是尚秉和先生,著有《周易古筮考》、《焦氏易诂》、《焦氏易林注》、《易说评议》、《周易尚氏学》等书,专研象数之学,创为新说,“解决了旧所不解的不可胜数的《易》象问题”(于省吾《周易尚氏学序》),甚为学术界所推重。
近年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帛书周易》包括六十四卦经文、《系辞传》及卷后佚书。由于《帛书周易》与通行本不尽相同,所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大致围绕四个方面:(一)关于《帛书》六十四卦的卦序问题。(二)《帛书》卦爻辞文字与各本的异同问题。(三)《卷后佚书》的考证问题。(四)《系辞传》残卷的辨析问题。尽管目前诸问题的探讨尚未取得定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有新的成果出现。
总之,从先秦两汉至现当代的两千多年中,《周易》研究的历史是漫长的,易学流派及著述是繁杂众多的。清代学者皮锡瑞认为:“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少”(《经学通论》),此说或有一定依据。但作为一项学术研究的课题,我们应当认真考辨历史上的种种既有成果,扬榷是非,厘定得失,才能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这门学问的研究向前推展。
原载《周易入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