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思考(一):道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很多人看不懂以《道德经》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是因为没看懂它的思想精髓。道家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什么呢?道家文化是一种效法大道(规律)管理万物的文化,是教给人们长治久安道理的文化。
|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道家文化是效法大道(规律)管理万物的文化,是向大道(规律)学习治国理政的文化,是教给天下管理者长治久安和修身养性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和魂。道家文化如:《黄帝阴符经》、《道德经》、《庄子》都是一脉相承的圣典。《黄帝阴符经》的前身是《易经》,真正的《易经》是一部阴阳历法,是先人们探索天地运行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的。《黄帝阴符经》开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是说尊重科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对《易经》的传承和发展。老子《道德经》把这种思想升华,思考侧重点是:如何学习和运用大道(规律)管理万物展示的的德性来治国理政,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 道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道德经》说的重点不是大道(规律)本身,而是说的大道(规律)的特征和德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道(规律)是无穷无尽的,没有终点的,大道(规律)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对于大道(规律)的认知注定局限于一时,即使最顶级的科学家仅仅利用大道(规律)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何况普通人呢?5000年前,以龙文化为代表的阴阳历法就是天地大道(规律)在那个时代的代表,能指导农业生产养育更多人口,研究星座星空的运行变化知天时变化就是那个时期最了不起的成就。今天我们探索到原子内部,制作工艺达到纳米级。几百年之后呢?几千年之后呢?我们今天的成绩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对大自然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天地大道(天地规律)的博大是无穷无尽的。有人说自己得道了,您说是不是疯子啊?《庄子》有言:您的身体都不属于自己,仅仅是大道托付的气,怎么可能得道呢?“道”的真正内涵是宇宙一切规律的总和,没人能说清它的全部,我们合道而行,顺应客观规律而作,才能成功。
| 道家文化是对大道(规律)德性的思考
大道(规律)是变化莫测的,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没人能认清它的全部,所以啊,《庄子》说:说自己知“大道”者实际是不知道“大道”的。大道虽然不可知、不可测、不可见、不可听,但是大道(规律)在管理宇宙万物过程中,是怎么管理宇宙万物的?展示什么德性?对于社会管理有什么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思考大道之德的集大成者就是《道德经》这本书。《道德经》是一部对天地大道(天地规律)德性思考的书籍。天地大道(天地运行规律)为什么能天长地久呢?天地大道(天地运行规律)为什么没有历史周期律呢?天地大道(天地运行规律)让天地万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为什么没有人怨恨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天地大道(天地运行规律)公平公正、大公无私、没有私心杂念,无论您身在何方,都可以公平使用啊。它对天地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它内心至虚至静,不被外物(名、利、财、权)所累;它无为又无不为,让天地万物用之不尽,取之不竭,这就是天地大道啊!这就是管理者治国理政的榜样啊。
|《庄子》侧重管理者内德修养
《庄子》是《道德经》的延伸,侧重管理者的内德修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管理者假如能像大道(规律)管理宇宙万物那样,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内心却至虚至静,不被外物所累所伤。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造福天下百姓,对待天下百姓公平公正、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易经的道家主要哲学思想,认真履行天下苍生赋予的神圣职权。天下哪来的社会动荡啊!天下哪来的朝代更替啊!看看历史就会知道,朝代更替的根源在于管理系统自身,公器不公,公权私用,把造福天下的国家公器私用成了压榨和掠夺百姓的工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百姓生活无门,天下怎么可能会稳定呢?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管理者德不配位,如何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呢?
|《道德经》和《庄子》都是管理哲学
《道德经》和《庄子》都是管理哲学易经的道家主要哲学思想,他们都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给人们阐述天下长治久安的道理。很多人为什么读不懂《道德经》和《庄子》啊?因为站得角度不够高。《道德经》和《庄子》都是站在万米高空、纵横古今,俯瞰天下的兴衰成败,总结的经验教训,普通人却把它们当成心灵鸡汤,多么荒唐啊。我们应该站在天下管理者的角度思考,站在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角度思考,站在世界人民大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思考才可能看懂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是管理哲学。实际上,谁不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呢!小到管理一己之身,中到管理一个企业,大到管理天下。在管理者的角色中,管理者公平公正、大公无私,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凝心聚力,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基业长青的基础。人人都是很优秀的,人和人的区别本来是不大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大业(例如战争年代,听党和毛主席的话,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建立卓越功勋)。有些人为什么志大才疏呢?核心在于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很多人不是把精力用在做事上,不去思考如何做事,而是整体患得患失,怎么能干成大事呢?例如秃头那帮,勾心斗角、相互拆台,谁会把主要精力用在做事上?这与大道之德是背道而驰的。大道之德是努力做事,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内心又能至虚至静,不被名、利、财货、权力所累所伤。
| 我们该如何读书?
真正的大道是没法用语言表达的,能用语言表达的是大道的糟粕,而不是大道的精华。真正的军事家往往出于卒伍;伟大的政治家往往与百姓心心相连;了不起的工匠是无法教出来的,大学问家往往是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反复琢磨悟出来的。车是载人的工具,到了目的地也就忘记了工具。书籍是载道的工具,而不是大道的本质。我们说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道可道,非常道”,谁能给大道定标准呢?读书,重在思考。读书,重在思考,重在感悟。《道德经》的思想精髓就体现在“道、德、经”三个字里,能感悟到了这几个字,其他的文字都不用看了。读书,重在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不是掉进别人的字眼里面。《道德经》和《庄子》的精髓是什么?我们就应该思考作者的参考对象?他们到底想表达什么?他们是说给谁听的?他们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细细思考,反复琢磨。大家只有反复琢磨,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古为今用,学为我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至道课堂给大家提供一种思维方法
《庄子》用讲故事的方式阐述大道,我们细细琢磨、反复思考就会觉得十分精彩。至道课堂也给大家提供一种思维方法,用“规律”这个词汇来思考“道”,真正理解了大道,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词汇都能迎刃而解,如:大器免成、不言之教、无为无不为。也许您会觉得至道课堂99%的文字是废话,但是也许因为一句话的点拨,悟出了《道德经》和《庄子》的精髓,就可以忘记至道课堂了。管理的至高境界是像大道(规律)管理万物那样,没有私心杂念,没有贪心贪欲,又能让天地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天长地久之道。公平公正、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就是《道德经》思想精髓的延续吗?至道课堂分析《道德经》,观点基础来自于《庄子》,《道德课》和《庄子》反复对比思考,相互借鉴,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道德经》由于理论性强,需要一定的史学知识,需要一些书的辅助参考,否则难以建立思维模型。书籍是进步的阶梯,多读书,结合社会现实,细细地去品味书中的内涵,把书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