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易研究 年第 期 总第七十六期《周易 》“ 节 ”卦思想阐微—以《周 易程氏传 》为例郭 立 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 , 湖北 武汉 。。 。摘要 《周易程氏传 》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在对传统易学扬弃的基础上 , 创造性地用义理对《周易 》进行的注释和解说 , 其中组含着丰富的思想 如对于“ 节 ”卦 , 他认为休现出了“ 尚中 ”的哲学思想 、“ 节以制度 ”的政治思想 、“ 养正于蒙 ”的教育思想 , 等等 。 这些思想至今仍闪着智惹的光芒 , 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 。关健词 节卦 节贵适中 程颐 周易程 氏传中圈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一 一 一—’ 夕一, 月 , ,“ , , ’ ,介 初 召少,, ‘ “少 “, , “ 雌,,,代如 “夕 艺被中国儒家尊为“ 弥纶天地之道 ”列为“ 六经之首 ”的《周易 》, 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无数人对其孜孜探求 , 对六十四卦之一的“ 节 ”卦也多有注解和诊释 。 《周易程 氏传 》又称《易传 》、《周易程传 》、《易程传 》、《伊川易传 》、《程氏易传 》等 , 成书于元符二年 , 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编管于涪州时所做 。
在此书中 , 程颐在对传统关于“ 节 ”卦注释扬弃的基础上 , 创造性地用义理思想注释和解说“ 节 ”卦 , 凸显了《周易 》“ 节 ”卦蕴含的思想 。一 、“节卦 ”中“ 节 ”的基本内涵“ 节 ”是《周易 》中的第六十卦 , 本义为竹节 , 引申为制约 、节制 、 节止 , 许慎《说文解字 》上说 “ 节 , 竹约也 。 ”“ 约 , 缠束也 。 竹节如缠束之状 。 ”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 》疏说 “ 节者制度之名 。 节 , 止之义 。 ,’第页 〕节卦《序卦 》说 “ 物不可终离 , 故受之 以节 ” 。 唐代崔觑对此解释说 “ 离散之道 , 不可终行 , 当收稿 日期 一 一作者筒介 郭立珍 一 , 女 , 河南社旗人 ,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是思想史和经济史 。宜节止之 ,’第 页 〕, 即他认为万物不能一直处于离散状态 , 应该用“ 节 ”制止之 。 程颐进一步解释说 “ 物既离散 , 则当节止之 , 节所以次涣也 。 为卦 , 泽上有水 。 泽之容有限 , 泽上置水 , 满则不容 , 为有节之象 , 故为节 ” 第 页 〕即程颐认为应该用“ 节 ”来“止 ”万物离散这一局面 , 泽之容水而其容有限 ,水满则滋 , 水受制于泽 , “ 泽 ”就为“水 ”之“节 ” 。
由此看来 , 他们都认为“节 ”为“止 ” , 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制止 ” 、“ 节制 ” 。 清朝李光地说 “ ‘节 ’ , 有限而止也 , 为卦下兑上坎 , 泽上有水 , 其容有限 , 故为节 。 ”第 页 ’总之 , 在“ 节 ”卦中 , “ 节 ”的基本含义就是节制 、节止 。 北宋苏东坡还认为“ 节 ”有调节的意思 , 说 “ ‘泽上有水 , 节 ’ , 以泽节水者也 。 虚则纳之 , 满则流之 , 其权在泽 ” 第 “ 页 〕二 、《周易程氏传 》对“ 节 ”卦的解释及其思想尚“ 中 ”的哲学思想尚“ 中 ” , 即推祟中庸 , 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 。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庸 , 指出中庸哲学是“ 孔子的一大发现 , 一大功绩 , 是哲学的重要范畴 , 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 ” 第 页 ’中庸思想 自孔子始 , 发展到宋明时期 , 理学家尤其程颇 、程颐两兄弟对其推祟备至 。 朱熹《四书集注 》中《中庸 》开篇记载子程子曰 “ 不偏之谓中 , 不易之谓庸 。 中者天下之正道 。 庸者天下之定理 。 ”紧接着 , 朱子评价《中庸 》一书说 “ 其书始言一理 , 中散之为万事 , 末复合为一理 。
放之则弥六合 , 卷之则退藏于密 。 其味无穷 , 皆实学也 。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 , 则终身用之 , 有不能尽者矣 。 ,, 〕程颐 、朱熹将“ 中”视作法则 , 认为遵循此法则 , 人将终身受益 。 程颐兄弟还继承并发展了中庸学说 , 提出“ 执其两端 ” 、“ 用其时中 ”为“ 中庸之用 ”第 页 〕, 说“ 时中者 , 当其可而已 , 犹冬饮汤 、夏饮水之谓 。 无忌惮 , 以无所取则也 , 不中不常 , 妄行而已 。 ” 第 页 , 」程颐的“ 尚中 ”思想体现在他对 “ 节 ”卦的注解中就是重视“ 节 ”卦所蕴含的“ 中节 ”思想 , 认为“ 节 ”只有合乎“ 中”道才能“ 亨 ” 、“ 吉 ” 。 在“ 节 ”卦中程颐对“ 中 ”的推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 , 主张“节贵适中 ” 程颐认为“节 ”应该是一种合理的约束 , 使事物发展不至于“ 过 ”或“ 不及 ” ,亦即“适中 ,, , 合乎“ 中道 ” , 即“ 节以中为贵 ,, 第 页 , 〕、 “ 节贵适 中 ” 第 页 , 〕 程颐在“ 节 ,, 的注解中多次提到“ 节 ”只有合乎“ 中” , 才能“ 亨 ” , 才能“ 吉 ” 。
如在注解“节亨 , 刚柔分而刚得中 ”时 , 说“ 节之道 , 自有亨义 , 事有节则能亨也 。 又卦之才 , 刚柔分处 , 刚得 中而不过 , 亦所以为节 , 所 以能亨也 ,’第页 」。 在注解九五艾“ 甘节吉 ”时 , 说“ 既居尊位 , 又得中道 , 所以吉而有功 ” 第 。。 页 〕等程颐还认为“ 安节 ” 、“ 甘节 ”之“节 ”都是“ 中节 ” 。 对于“ 安节 ”的解释 , 孔颖达在注释“六四 , 安节 , 亨 ”时说 “ 六四得位 , 而上顺于五是得节之道 。 但能安行此节而不改变 , 则何往而不通 , 故 日 ‘安节亨 ”第页 习 。 程颐关于“ 安节 ”的解释和孔颖达的观点基本一致 , 都认为六四是因为上承九五 , 九五为当位居中 ,所 以才得节之道 。 他说 “ 四顺承九五刚中正之道周易程氏传在线, 是 以中正为节也 。 以阴居 阴 , 安于正也 。 当位为有节之象 。 下应于初 。 四 , 坎体 , 水也 。 水上滋为无节 , 就下有节也 。 如四之义 , 非强节之 , 安于节者也 , 故能致亨 。 节以安为善 , 强守而不安 , 则不能常 , 岂能亨也 ” 第 页 〕又说 “ 四能安节之义非一 , 象独举其重者 。
上承九刚中正之道以为节 , 足以亨矣 , 余善亦不出于中正也 ” 第 。。 页 可以看出 , 程颐认为只有安于“ 中正 ”之节者 , 才能亨 。 可以看出“安节 ”就是安于“ 中节 ” 。·程颐认为“ 甘节 ”即“ 中节 ” 。 对“ 九五 , 甘节 ”的解释 , 王弼说 “ 当位居中 , 为节之主不失其中 , 不伤财 , 不害民之谓也 。 为节之不苦 , 非甘而何 ” 第 页 〕程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 “ 九五刚中正 , 居尊位 , 为节之主 , 所谓当位以节 , 中正 以通者也 。 在 己则安 , 行天下则说 , 从节之甘美者也 。 ”在注解其《象 》时又说 “ 既居尊位 , 又得中道 , 所以吉而有功 。 节中为贵 , 得中则贵矣 。 ” 第 页 〕由上述可以看出 , 程颐认为九五因为居中位 , “ 为节之主不失中 ” , 所以才能亨通 , “在己则安 ” , 行天下则万民愉悦 , 享受实行“ 中节 ”之“ 甘美 ” 。 在程颐看来 , “甘节 ,’ “ 中节 ”也 。其二 , 反对“ 苦节 ” 。 何为苦节 汉代虞翻在解释“上六 , 苦节如时说 “二三有两离 , 火 ‘炎上作苦 , , 故苦节 ,’第 页 幻 。
孔颖达《周易正义 》疏说 “ 过节之中 , 节不能甘 , 以至于苦 , 故日 ‘苦节 ’” 第铅笔铅笔铅笔铅笔铅笔铅笔页 门 , “ 为节过苦 , 则物所不能堪也 ” , “ 物不能堪 ” , 所以“ 苦节不可贞 ” 第 页 〕。 即认为“ 节 ”过了头 , 则物不堪累 物既不堪累 , 就不能长久坚持 。 程颐继承了孔颖达的这一思想 , 说 “ 节贵适中 , 过则苦矣 ” 第 页户 〕。 可见程颐认为“ 苦节 ”即“ 过节 ” , 超过“ 中 ”道之节 程颐之所以反对“ 苦节 ” , 一是因为“ 节 ”至于极而苦就不能长久 , 说 “ 节至于苦 , 岂能常也 不可固守以为常 , 不可贞也 。 ” 第 。。 页 图二是因为“ 苦节 ”为“ 贞凶 ” 。 何为“ 贞凶 ” , 孔颖达说“ 为节过苦 , 物所不堪 , 不可复正 , 正之凶也 , 故 曰 ‘贞凶 ’” 第 页 〕。 程颐在此基础上提出“ 节 ”过以至于“ 苦 ” , 苦硬固守就会带来凶险 , 说 “ 上六居节之极 , 节之苦者也 。
居险之极 , 亦为苦义 。 固守则凶 , 悔则凶亡 。 悔 , 损过从中之谓也 。 ” 第 页 」。可见程颐认为“ 苦节 ”不合“ 中道 ” , 不合“ 中 ”就会“ 凶 ” , 所 以反对“ 苦节 ” 。其三 , 认为“ 中节 ”可“ 免过 ” , “ 不节 ”招致祸灾则咎由自取 。 何为“ 不节 ,’ 对于“ 节 ”卦的“六三 , 不节若则磋若 , 无咎 ” , “ 不节之磋 , 又谁咎也 ”的注解历代易学家的分歧很大 。 虞翻说 “ 三 , 节家之君子也 , 失位 , 故节若 。 磋 , 衰号声 。 震为音声 、为出 。 三动得正而体离坎 , 涕流出 目 , 故 ‘则唆若 ’。 得位承二 , 故无咎也 。 ,’第 页 三国时王弼注说 “ 若 , 辞也 。 以阴处阳 , 以柔乘刚 , 违节之道 , 以至哀磋 。 自己所致 , 无所怨咎 , 故 曰 ‘无咎 ”第 页 〕。 对此孔颖达疏 曰 “ 节者 , 制度之卦 , 处节之时 , 位不可失 , 六三以阴处阳 , 以柔乘刚 , 失位骄逆 , 违节之道 。 祸将及 己 , 以至哀磋 , 故 曰 ‘ 不节若 , 则磋若 ’也 。 祸 自己致 , 无所怨咎 , 故 日 ‘无咎 ”, 、 “ 由己不节 , 自致祸灾 , 又欲怨咎谁乎 ’’ 第 页 〕程颐继承 了王弼和孔颖达的观点 , 进一步提出中正之道可 以成“ 节 ”之功 。
他说 “ 节之道 , 当以刚中正 ” , “ 若以刚中正之道相合 , 则可 以成节之功 ” 第 页 闭 , “ 六三不中正 , 乘刚而临险 , 固宜有咎 。 然柔顺而和说 , 若能 自节而顺于 义 , 则可 以无过 。 不然 , 则 凶咎必 至 , 可伤磋也 。 故不节若则 磋若 , 己所 自致 , 无所归咎也 。 ,’第页 〔, 〕“ 不能 自节 , 以致可磋 , 将谁咎乎 ” 第 页 , 〕其四 , 主张用“ 节贵适中 ”原则指导社会活动 。 程颐认为 , 要使节合于“ 中 ” , 在社会活动上就要损过就中 , 弥不及就中 , 就不得不对 自己的行为有所限制 、有所不为 。 他的这种思想反映在利用 自然资源上 ,就是要反对无限度的向自然索取 , 扩展开来 , 即 “ 天下凡资财用养于人者皆是 , 节之则适宜而无伤 ,’第页 」 二程兄弟认为 , 对 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利用会造成资源枯竭 , 后患无穷 。 程颇就曾大声疾呼设立专门部门 、专职人员保护山林资源 , 对当时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的行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 他说 “ 圣人奉天理物之道 , 在乎六府 六府之任 , 治于五官 山虞泽衡 , 各有常禁 , 故万物阜丰 , 而财用不乏 。
今五官不修 , 六府不治 , 用之无节 , 取之无时 。 岂惟物失其性 , 材木所资 , 天下 皆已童褚 , 斧斤焚荡 , 尚且侵寻不禁 , 而川泽渔猎之繁 , 暴珍天物 , 亦已耗竭 , 则将若之何 此乃穷弊之极矣 。 惟修虞衡之职 , 使将养之 , 则有变通长久之势 , 此亦非有古今之异者也 。 ” 第 页 〕这里程颖痛心疾首地指出 由于对山上的树木滥砍乱伐 , 森林覆盖面积大为减少 , 山上的红土都露出来 了 , 仍不知节制 , 还在那里 “ 斧斤焚荡 ” , 不断进行破坏 由于过于频繁的捕捞水产 , 川泽之中水产差不多已经没了 , 还在那里竭泽而渔 。这样 “用之无节 , 取之无时 ” , 严重违犯 了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 。 这一趋势如不迅速扭转 , 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远见卓识 , 具有经济和伦理价值 , 而且于今天仍然是十分可贵的 。反映在利用财力上 , 不能量人为出 , 反而奢侈浪费 , 伤财害民 , 此为 “ 不节 ”之举 。 程颐提 出了“ 惩忿窒欲 , 损过抑有余是也 ” 第 页 〕。 他说 “ 损者 , 损过而就中 , 损浮末而就本实也 。 圣人 以宁俭为礼之本 , 故为损发明其义 。
以享祀言之 , 享祀之礼 , 其文最繁 , 然以诚敬为本 , 多仪备物 , 所 以将饰其诚敬之心 , 饰过其诚 , 则为伪矣 。 ”“ 天下之害 , 无不由末致胜也 。 峻宇雕墙 , 本于宫室 ,酒池肉林 , 本于饮食 淫酷残忍 , 本于刑罚 穷兵默武 , 本于征讨 。 ” 第 页 〕可 以看出 , 程颐以“ 饰 ” 、 “ 浮 ” 、 “末 ”为“ 天下之大害 ” , 主张实现 “ 中节 ” , 要损过就中 、损浮就本 、 损末就实 , 表现在祭祀上就是“ 损饰存诚 ” , 表现在宫室 、饮食 、刑法 、军事上就要损末就本 、损末就中 。 二程兄弟认为北宋积贫积弱的根源在于政府财政支出过大 ,说 “财之暇 , 食之冗 , 农之困 , 货之笼 , 文愈密者 , 弊虽烦 , 而其原一而已 。 其始在费益广也 。 ”“ 费益则取于民者众 , 实于府者鲜 ,财不得不匾周易程氏传在线, 农不得不困矣 。 彼食冗者 , 亦费之一端尔 , 费既广 , 财既暖 , 农既困 ,则货不得不笼 。 货之笼 , 则文不得不密矣 。 ” 第 一 页 他们清醒意识到耗费过大是北宋社会经济危机的根源 , 要改善国家财政 , 挽救危机 , “其出路就在于省费节用 ” 第 页 。
程顺还在《为家君上神宗论薄葬书 》中把省费节用的要求引向皇帝 , 要求神宗薄葬英宗 , 指出以往君王凡奢侈过度 , 厚葬其先帝者 , 其陵墓多被后人挖掘 , 那些进行适度薄葬之君的陵墓“ 屡经寇乱而独全 ” 第 一 页 〕。不过 , 程颐并不主张“ 苦节 ” , 而是提倡节约要适度 , 即“ 音于用 ”也为“不正之节气第 页 〕。 深受二程理学影响的来知德也认为“ 凡人用财修己皆有中道 ” 第 页 阂 , “ 不中则天理不顺 , 人情不堪 , 难于其行 ” 第 页 , 。来知德认为 , “ 中节 ”之义适用于人的所有行为 。 “ 盖节者 , 中其节之义 。 ,,’’在学为不陵节之节 , 在礼为节文之节 , 在财为搏节之节 , 在信为符节之节 , 在臣为名节之节 , 在君为节制之节 。 ,’第 页 图节制人的行为而不至于有所逾越 、节制人的欲望而不至于出现狂妄 、节制消费而不出现浪费 。“ 节以制度 ”的政治思想对 “ 天地节而四时成 , 节以制度 , 不伤财 , 不害民 ” , “ 泽上有水 , 节 , 君子以制数度 , 议德行 ”的注解 , 孔颖达《周易正义 》疏说 “ 天地节而四时成者 , 此下就天地与人广明节义 。
天地 以气序为节 , 使寒来署往 ,各以其序 , 则四时功成之也 。 王者 以制度为节 , 使用之有道 , 役之有时 , 则不伤财 , 不害民也 。 ” 第页 月“ ‘泽上有水 , 节 ’者 , 水在泽中 , 乃得其节 , 故 日 ‘泽上有水 , 节 ’也 。 ‘君子以制数度 , 议德行 ’者 , 数度 , 谓尊卑礼命之多少 。 德行 , 谓人才堪任之优劣 。 君子象节以制其礼数等差 , 节使有度 , 议人之德行任用 , 皆使各得其宜 。 ,’第 页 〕孔颖达的意思是 , 天地以气序为节才有四时 、水受制于泽乃得其节 , 君子观此象制定数度以便于管理百姓 、任用人才 , 使各得其宜 。程颐在孔颖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 , 说 “ 推言节之道 , 天地有节故能成 四时 , 无节则失序也 。 圣人立制度以为节 , 故能不伤财害民 。 人欲之无穷也 , 苟非节以制度 , 则侈肆 , 至于伤财害民矣 。 ” 第 页 图 “ 泽之容水有限 , 过则盈滋 , 是有节 , 故为节也 。 君子观节之象 , 以制数度 凡物之大小 、轻重 、高下 、文质 , 皆有数度 , 所以为节也 。 数 , 多寡 。
度 , 法制 。 议德行者 , 存诸中为德 , 发于外为行人之德行当义则中节 。 议 , 谓商度求中节也 。 ” 第 页 〕程颐的意思是天地有节故能成四时 , 无节则失序 泽之容水有限而得其“ 节 ” 。 君子受此启发制定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 , 因为人欲无穷 , 如果没有合理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 , 则人欲横流 , 危及万物 、贻害民生 。 另一方面 , 与 “ 制度 ”相对 , 程颐也强调了《节 · 象 》提出的“ 德行 ”的重要性 , 并指出人的德行以“ 求中节 ”为 目标 , 并且只有合乎“ 义 ”才能实现“ 中节 ” 。“ 养正于蒙 ”的教育思想什么是“ 养正 于蒙 ” 程 颐说 “ 未发 之谓蒙 , 以纯一未发 之蒙而养其正 , 乃作圣 之功 。 ” 第页 〕。 未发之际为蒙 , 在事物未发展壮大之前要培养它朝正确的方 向发展 , 即“ 养正于蒙 , 学之善也 。 ”第 页 〕程颐很重视事之初 , 认为好的习惯 、正确行为的培养和不 良的习惯 、错误行为的防治重在初时或幼时 , 说 “ 教人之术 , 若童牛之枯 , 当其未能触时 , 已先制之 , 善之大者 。 ” 第 页 阎 “ 人之恶 , 止于初则易 , 既盛而后禁 现叮扦格而难胜 。
故上之恶既甚 , 则虽圣人救之 , 不能免违拂 下之恶既甚 , 则虽圣人治之 , 不能免刑戮 。 ”‘第 页 〕程颐认为“养正于蒙 ”的思想在“ 节 ”卦中也有体现。 他提出“ 节之初 ”要“戒之谨守 ” 第 。。 页 〕,即在节制原则推行之初 , 一定要严格谨慎小心遵守 , 因为如果在事之初不能严格遵守 , 就很难有好结果 。他说 “ 初能固守 , 终或渝之 。 不谨于初 , 安能有卒 故于节之初 , 为戒甚严也 。 ,’第 页 习三 、几点启示从程颐对《周易 》“ 节 ”卦的诊释可以看出 ,《周易 》“ 节 ”卦蕴藏了丰富的思想 , 这些思想至今仍闪着智慧的光芒 , 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 从 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是以“ 中 ”作为价值的标准 , 避免过激行为 、极端行为 。 “ 中 ”就是“无过 ,,’’无不及 ” , 不偏不倚 , 表现在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上 , “ 中 ”就是一个的合适 的“ 度 ” 。 “ 不当行而行 ”为 “ 过 ” , “ 当行而未行 ”为 “ 不及 ” , 为“ 左 ”和“ 右 ”两种不合“ 中 ”的错误倾向 , 都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 中 ”的思想在历史上 曾对维护社会稳定 , 避免大的波折和动荡起过重要作用 。
但为了求“ 中 ” , 而做事不走极端 , 安于现状 , 不敢积极进取 , 不甘愿冒险 , 排斥竞争的精神 , 也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发展 。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 对其消极成分应加以批评 , 而对其“ 损过就中 ” 、 “ 损末就本 ” 、“ 损浮就实 ” 、“ 贵和持中 ”的“ 求中 ”思想的合理内核 , 则应汲取和借鉴 。二是完善的制度是保证社会稳定运行 的基础 。 “ 节 ”卦认为天地 尚且还要 以气序为节而不完全 自由 , 人的行为就更不可能完全 自由 , 要“ 节 ”制于制度 , 这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很有启发意义 。 完善的制度 , 使人的各种行为有了“标准 ” 、 “ 准则 ” , 这样既不至于出现“ 过 ” , 也不至于“ 不及 ” 。 在一个健康的亦即“ 中 ”的制度环境中活动 , 人就知道哪些该做 , 哪些不该做 , 哪些违法 , 哪些合乎道德合乎义理 , 从而保证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 社会政治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 同时 , 做人成就事业等也要求追求一个合适的“ 度 ” , 即求“ 中节 ” , 否则“ 过则苦 ” , 就会变成“ 贞凶 ” , 就无法坚持下去 , 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
三是 良好行为的培养要从幼时或初时做起 。 程颐强调 “ 节 ”卦初艾所体现的“ 养正于蒙 ” 、 “ 节之初 ,戒之谨守 ”等思想 , 就是认为德行培养要从“ 初时 ”或“ 幼时 ”做起 , 这对家庭和社会教育都很有启发意义 。今考文做【 魏 〕王弼 , 晋 〕韩康伯 , 〔唐 〕孔顺达 周易正义【 〕余培德点校 北京 九州出版社 , 。。〕唐 〕李角柞 周易集解 〕北京 九州出版社 ,,〔〕〔宋 〕程硕 , 程颐 二程集 北京 中华书局 ,〔〕李光地 周易折中 上 〔 〕李一忻点校 北京 九州出版社 , 。。〔〕〔宋 〕苏轼 龙吟点评〔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 。。〔〕毛泽东 毛泽东书信选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朱熹 四书集注【 〕北京 中华书局【 〕蔡方鹿 程顺程颐与中国文化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 〕〔明 〕来知德 周易集注〔 〕张万彬点校 北京 九州出版社 , 北京 , 。。资任绷辑 黎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