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桥汛
清代绿营的缩影
朱家桥(今属后塍街道新塍村)横跨东横河,扼守塍周道,历来为水陆交通要冲。昔日,朱家桥两端桥台护栏板上刻有桥联,南端刻“横贯东西沙澄邑,直通南北塍周乡”,北端刻“百舸竞航鱼米地,万马奔腾富饶区”,形象地道出了朱家桥“横贯东西”“直通南北”的区位交通优势,鱼米之乡、富饶之区的区域经济优势。
大桥镇图中的朱桥汛位置——清道光《江阴县志》
正是朱家桥的这种区位交通优势、区域经济优势,清政府在朱家桥设置朱家汛,隶属江阴营,有营舍三间、汛兵二人把守(见清道光《江阴县志》)。
清时,朱家桥属江阴县大桥镇四保。清初设置的大桥镇,是江南沿江地区一大要镇、重镇,管辖范围大致为如今的后塍、南沙区域。清政府在大桥镇设置了大桥汛、雷陈沟汛、朱桥汛等三个营汛,其中大桥汛、雷陈沟汛分别设在商贸发达的大桥镇上、后塍街上,唯独朱桥汛设在远离城镇的乡下农村。
横跨横河的朱家桥
清初鼎定中原后大街的汛小象传,凭着二十万满洲八旗兵,统治广袤的汉地远为不够,清廷不得不将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织汉人军队,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以区别于满洲八旗兵,故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绿营分汛布塘,形成“标、协、营、汛”各级建制,督抚手下的“标”兵主要用于军事镇乱,而最基层的“汛”兵主要维护治安。
据道光《江阴县志》记载:清政府在江阴县设置了江阴营、杨舍营、京口水师营,其中江阴营设31汛,杨舍营设16汛,京口水师营在长江南岸江阴段设15汛。
清道光《江阴县志》中记载的朱家汛
营汛是清朝绿营的最基层。营汛有两类,一类是城守营、分防营,负责防守城池,军事要隘点、交通中心点,如江阴营、杨舍营、京口水师营;一类是以哨或司为单位分散驻守,称为“汛”。清朝在市镇设“分防大汛”,沿海塘、陆路或水路等交通要冲设置“小汛”。如清初设置的蔡港汛,因长江北移,地理优理丧失,而改址在朱家桥设置的朱桥汛,就是设置在交通要冲的“小汛”。
尽管朱桥汛等营汛仅有数名汛兵,但营汛设置林立,遍布所有军事、交通、经济要地,形成“百里有营、十里有汛”的网格化管理,营汛间“既联犄角之声援,复资守御之策应”。
朱家桥逸一角
营汛除了镇压民变与反叛外,还承担着察奸、缉私缉捕、解送钱粮、承催、盘查来往商贾旅客等任务大街的汛小象传,可见营汛驻兵具有镇戍和差役两部分功能,大体相当于现在地方驻军部队、公安派出所、交管所、税务所、粮管所等部门职责。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作为清王朝作战主力的八旗、绿营逐渐废弛。同治至光绪年间多次裁汰绿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绿营之制仅存空名而已,改编为巡警、团练等新的治安维持组织,成为近代警察的滥觞。
据光绪《江阴县志》载:同治年间裁撤了江阴境内用于军事防卫的杨舍营、京口营,仅保留了维护地方治安的江阴营。至宣统三年,江阴营被裁撤,其下属的朱桥汛也随之裁撤。
自清朝乾隆年间设置朱桥汛,至清末被裁撤,朱桥汛存在了近二百年,是清朝绿营兵制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清朝荣衰的历史,也在地方志上镌刻下永不磨灭的一笔。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编纂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