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周易的价值浅析,值得研究吗
帛书周易,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与其它27种帛书一起出土。马王堆帛易,有经传及经文,六十四卦完整无缺,个别的字残损,有一些通假字。帛书易传诸篇是《二三子问》上下篇、《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
帛书周易与通行本周易相比,差别主要在,第一,卦序不同,第二一些卦名不同,也有源自通假字,第三易传部分和十翼不同。
如今,帛书周易已经形成了研究热点,就像帛书《道德经》出版一样,也是让喜爱中国文化的人异常兴奋。
但是有一个倾向必须值得警惕,那就是认为汉上易传卦图,通行版本不如出土版本真实可靠,甚而以出土版本否定通行版本。
比如帛书《周易》,我就看到很多类似言论,中国真正的易经是帛书《周易》,通行版本是错的。
真的这样吗?
再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之前,关于通行本周易有两点要做到,才有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周易是否研究透彻了。
第二,周易的本质研究清楚没有。
我想,这两点自汉儒以来的解读周易的书籍基本无有做到的。所以,这两点做不到,放弃通行本周易研究帛书周易更是做不到。即使把两个版本比较研究,也只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混乱,甚至采之东篱失之桑榆。
事实上,关于帛书周易和通行本周易的问题,很好解答的。
第一,周易只是易道的一种呈现形式。在周易之前,还有伏羲易,连山易,归藏易。要清楚这四种易经只是研究易道的方式侧重点不一样,或者说角度不一样,但是所依据的都是易道,易道是一样的。啥是易道,简而言之,就是易经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就像物理数学有公理,然后衍生出很多定理一样的。易经也是如此。比如从最初的代数学衍生出几何学,微积分,工程数学等等。
所以,无论伏羲易,还是连归以及周易,本质都是一样的。
即使帛书周易出土,和通行本有诸多不同,但是易道都是一致的。
更重要的是,现行通行本周易完全而且足以涵盖伏羲易,连山易,归藏易的精华,能完全体现易道的理论统系和逻辑,周易实际上是中国易道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能把周易研究透彻,通达了,整个中国文化就出来了。即使以后出土连归二易,也不会影响周易的地位和价值,何况区区一本后世传抄的帛书周易。
那么帛书周易的价值在哪里呢。
要是说帛书周易无有价值,也是无稽之谈,但实事求是的说,价值不大,因为中国文化都能从周易研究出来,这一点而言,帛书周易价值是不大的,何况有诸多残缺。
第一,可以从帛书周易研究中国文化的演变逻辑和传承体系。
第二,可以作为研究现行通行本周易的有益补充,学有余力,可以有时间来看看,现行周易都搞不懂,研究这个徒然浪费时间。
第三,具有现实意义,那就是可以纠偏。可以纠正很多专家学者教授一直以来对现行周易的诸多荒唐不合理不正确的的认识。比如很多人言之凿凿,乃至写了很多论文,说,周易和阴阳无关,是中国古代简单朴素的经验总结,甚至说,周易卦爻辞就未出现阴阳二字。实际上帛书周易《易之义》中孔子开宗明义之语“易之义,唯阴与阳”。这是对易经本质最精要的概括了。
第四,帛书周易最大的研究价值就在帛书《易传》。帛书《易传》一共六篇,包括《二三子问》、《系辞》、《衷》、《要》、《昭力》、《穆和》。而且重点也不在和现行易传相同的部分,而在于那些和弟子的对话。
帛书易传至少说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通行《易传》并非是孔子或者后人所作。而是孔子周游列国时,搜集整理的资料删定而来的,是关于易经的起源,成立,种类,历史的一本综合类说明书。帛书《易传》孔子和弟子讨论了很多易经的问题都未收入现行易传中,就足以证实这点,后世弟子是不敢胡乱添加的。易经的传承来自孔子,谁都不敢篡改。不信孔子,后世所有的资料都不可信了。
总而言之,帛书周易的价值不算大汉上易传卦图,不过可以从帛书易传研究下孔子读易经的心得体会,或许有些启示。至于帛书周易的卦爻辞部分,和通行本即使不同,也不要当真,玩玩即可。周易的卦爻辞依据也是来自易道。晓得易道,卦爻辞都可以不看,所谓得象忘辞,得意忘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