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易 > 天干 » 正文

风水堂:十二生肖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2023-08-29 10:04

十二生肖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十二生肖对应的地支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扩展资料:

天干分五行:甲乙同属于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于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己同属于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庚辛同属于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于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地支分阴阳:子、寅、辰、午、申、戌同属于阳,分属于阳,说明它们具有增长、旺盛、强壮的阳性质;丑、卯、巳、未、酉、亥同属于阴,分属于阴,说明它们具有消减、衰落、萎缩的阴性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十二生肖百度百科_天干地支

属相到底该从初一算起还是从立春算起?

生肖属相当然应该从立春算起! 生肖纪年源于中国的干支纪年法。

干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唐《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

始作甲子。”

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干支纪年是中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搭配,六十年一周。

古时的术数家又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称为“十二生肖”。人生在某干支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等属蛇的天干地支,也叫“十二属相”。

生肖跟农历的正月初一走对,还是跟二十四节气的立春节走正确,关键要看干支纪年、纪月是以每年的初一、每月的初一算,还是按二十四节气算了。这个干支纪年的历法问题搞清楚了,自然就会明白谁对谁错了。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和月球无关。

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

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夏历纪年就是用干支搭配,反映节气变化的,而不是反映月球变化的。

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今农历1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秦制,武帝元封七年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注意“建寅之月为岁首”这句话,这就是立春节始方为“建寅之月”,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 夏历既符合了月(朔望月),又符合了年(回归年),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历法之一。

由此可见,干支纪年是反映节气变化的,是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的,而不是反映月亮朔望周期的,而阴历的每月初一无月、十五月圆是反映月亮周期变化的。生肖源于干支纪年,所以,那些天文专家们每年口口声声说的生肖按正月初一算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他们把干支反映太阳周期的根本属性,偷偷地改成了月亮周期。既然干支反映二十四节气的变化,那么每年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生肖按立春算,就是最正确的了。

立春节气在雨水之前,可能在年底也可能在年初。虽然有的年份两头都有立春(即所谓“两头春”),如2006年、2012年;有的年份没有立春,如2002年。

但立春是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开始。人也是自然之物,所以,命理学的属相是从立春开始算的。

那么,以民俗的初一定属相与命理学的立春定属相,那个的作用更大,更有意义呢? 显然是立春定属相的作用大,意义大。立春节后的属相,才是人的真正属相。

不论是看人的命运,看人的婚姻,以立春节确定的属相,才能真正反映人的命运规迹。 最起码,中国人用男女属相合婚,在民间有很深的土壤,广泛的实用性。

这种生肖婚配文化,不是你专家们简单地说一句“迷信”就能取缔的。而以正月初一确定的属相,看人命运,合男女的婚姻,根本就不准确,甚至边都沾不上。

所以,以正月初一定生肖,仅仅是一个民俗而已,对人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

十二生肖是如何定出来的啊?

生肖的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 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在《陔余丛考》中说:“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参见清·赵翼《陔余丛考》)。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郭沫若,他在《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中讲“十二肖象于巴比伦、埃及、印度均有之,然均不甚古,无出于西纪后百年以上者。

意者此始汉时西域诸国,仿巴比伦之十二宫而制定之,再向四周传播者也。”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

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

《诗经·小雅·吉日》里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属蛇的天干地支,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

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已,虫也,盗者长而黑蛇目。

午,鹿也,盗者长颈小?Q,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

申,环也,盗者圆面……”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

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

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

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

……亥,豕也。未,羊也。

丑,牛也。……已,蛇也。

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

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已为蛇。辰、已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 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

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

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已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 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

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 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

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

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

12属相是从何时开始有此说法的?

说法(一)十二生肖,俗称"十二属相",是用来记人的出生的12种动物:鼠。

牛。虎。

兔。龙。

蛇。马。

羊。猴。

鸡。狗。

猪。它们和12地支一一对应:子为鼠,丑为牛。

寅为虎。卯为兔。

辰为龙。巳为蛇。

午为马。未为羊。

申为猴。酉为鸡。

戌为狗。 亥为猪。

依据农历的干支纪年法。确定人的属相。

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丑年出生的人属牛。

在迷信盛行的古代,人们认为生在某年,就肖那种动物。如子年出生的肖鼠,丑年出生的肖牛。

"生肖"一词由此而产生。 十二生肖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种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在华夏族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古代有十二时辰的概念。

加之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把各种自然现象同动物形象,还有想像出来的神气的东西联系起来,在天文学上,就有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的所谓"四象",用来描绘天空的星宿。

同样,人们又给抽象的12地支搭配上很熟悉的动物。这样,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与天文融会到一起,就形成了这十二生肖。

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华夏族的干支纪年与少数民族动物纪年相融合的产物。据说,早在尧舜年间,就开始使用"干支记年法"是以10天干{甲,乙。

丙。丁。

}同12地支{子。丑。

寅。卯。

}循环相配成甲子。乙丑。

丙丑。丁卯。

六十组,通称"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月。

日和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原地区没有以动物配地支的纪年法。 而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创造了一种以动物来纪年的方法。

于是,少数民族的动物纪年方法与汉族的12地支相结合,从而产生了十二生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阴阳学说认为单数属阳,而双数属阴,天下万物皆在阴阳之间。

十二生肖恰好体现了阴阳协调的这一里念。 。

此外,有人又认为,十二生肖可能原于印度,据说,印度有12位驾驭动物的神将:招杜罗驾鼠。毗羯罗驾牛,宫毗罗驾狮。

伐折罗驾兔。迷企罗驾龙。

安底罗驾蛇。安弥罗驾马,姗底罗驾羊。

因达罗驾猴。波夷罗驾金翅鸟,摩虎罗驾狗。

真达罗驾猪。这12中动物与中国的十二生肖相比较。

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与印度的狮子和中国的老虎。印度的金翅鸟和中国的鸡,在印度语中,狮子和老虎的发音相同。

印度的狮子到了中国变成了虎,自然不足为怪,从鸡的身上还依稀可以看到金翅鸟的形象。可见,中国的十二生肖来源于印度。

十二生肖对应的天干地支是什么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天干地支反映出属相